一百三十二章:有脾气的李渊-《大唐皇太子》


    第(2/3)页

    也不知道李渊是在骂李承乾,还是在骂那些胆大包天的商人,魏征摇摇头行礼道:“陛下,太子铸私钱也是为了灵州百姓不得已而为之,还请陛下念在祖孙之情上助殿下一次。”

    魏征这次进宫,就是来给李承乾擦屁股的。

    私自铸钱,不论于公于私都不是小事。

    于私,李承乾身为太子和灵州都督,铸钱等同于谋反,于公,新钱流通于灵州之后,朝廷认不认?

    不认的话,就得回购百姓手中的钱,这种方式,不论是朝廷还是百姓,都会吃亏。

    而认的话,那问题就更严重了,到时候这新钱就会在其他地方也流通起来,这便等于是硬生生的改变了大唐的币制。

    李世民本就是个极其矛盾的人,到时候,他还能放心让李承乾在灵州折腾?

    一旦要是将李承乾召回长安,那灵州现在的一切都将会化为泡影,并且,李承乾要想继位,也会变得格外艰难。

    这两种情况魏征都不愿意看到,李承乾在灵州的种种作为让魏征非常的确定,大唐若是交到他手里,定会到一个他想象不到的地步。

    所以,现在能将危害降到最低的,只有李渊。

    武德四年,李渊下令铸造开元通宝,那个时候,他给李建成和李世民各自赏赐了一铸井。

    所谓的铸井,其实就是一道许可令,让他们二人也可以铸钱。

    这铸井的性质,算是父子间的一种赐予,如今李渊虽是有名无实的太上皇,但他还是李家家主。

    在家事方面,李渊说话还是有用的,哪怕李世民心里不愿意,但就是装样子,他也得听。

    在封建王朝,国事即家事,家事即国事。

    所以只要李渊,能将之前给李世民的这道许可令转给李承乾,那这铸钱就不能算是私自铸钱了。

    虽然仍然还是件很严重的事情,但起码就没有什么政治风险了。

    魏征的算盘打的乓乓作响,李渊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说实话,李渊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他虽然一直待在行宫,但灵州城的变化李渊也是知晓的。

    李承乾在走一个历朝历代都没人走过的路子,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要是这么干下去,那传国万世也不一定就不可能。

    所以李渊心里其实是很支持李承乾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