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四章 巧了不是(第一更)-《溯流文艺时代》


    第(2/3)页

    谈不上这两个身份的yu谁好谁坏,但两者是很不一样的,乔伊斯忽然想再写一封信,来正式地认识这位yu。

    但是在写这封信之前,她决定再将中国文学丛书里面的另外几本书看完,《向西》让乔伊斯对其他中国作家的作品产生了兴趣。

    在美国,中国作家的作品很少能看到,不是《生化危机》那种通俗小说,而是《向西》这种实打实的传统文学。美国人对中国文学的了解,可能还得追溯到八九十年前。

    ……

    从燕京开往金陵的火车上,栁云龙在卧铺上躺着,闭目养神,同车厢的另几个乘客这会儿已经搭上茬,正在聊天。

    这个卧铺车厢六个人,都是从燕京出发的,此时大家都在诉苦买票的困难。

    因为临近春节,所以买票的人非常多,他们大多排了三四个小时才买到票。

    “我去买票的时候,排队时大家都怕冷,所以也不管男女了,前面跟后面都抱着,这样暖和些。一条队伍,跟蜈蚣似的,一挪一动,倒也防止了有人插队。”

    “可不是嘛,队伍自己走不动,还得火车站的人帮忙推。”

    “兄弟,你这是去哪儿?”

    “我去蚌市,走亲戚。”

    “这么近还买卧铺啊?一会儿不就到了?”

    “腰不行,不躺着,受不了。”

    ……

    没过一会儿栁云龙就从他们的对话中弄清楚这几个人的身份了,在他商铺的这位是个小商人,干些倒买倒卖的活,主要也是他说话,对面上铺的是在燕京务工的,这次是老婆生了,回去看看……

    车厢里另一个不太爱说话的是个学生,在他下铺,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人聊着,一直都在看书。

    栁云龙虽然不怎么开口说话,但是他听得挺仔细,他喜欢观察生活中不同的场景下不同人的行为方式。他相信,这些观察,都将会成为他以后的创作源泉。

    中途二道贩子跟务工的出去抽烟,栁云龙扒着窗沿看下面,“嘿,同学,你去金陵的?”

    底下那个学生抬头看了看栁云龙,笑道,“是啊,大哥。”

    “我也是去金陵的,你看的什么书,这么认真?”

    “《收获》,上个月的,那时候没时间看,这次正好坐车就顺便买了打发时间。”

    “这一期《收获》里的《许三观卖血记》不错。”

    底下那个学生挑了挑眉毛,大概没想到他上面这位大哥竟然也看《收获》,“确实,余桦老师的小说向来不会让人失望。”

    “听说余桦现在在金艺,你没想着去见见他?”栁云龙笑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