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村里的动力游船全都出发,开足了马力向湖中心奔驰而去。 当游船们来到湖中心,大家就在老鱼叔的安排下,游船两两分组,每两艘渔船分为一组,拉着一张渔网的上面两端,大家分成不同的方向,拉着渔网向四周前进,张网捕鱼。 不得不说,村民们都是捕鱼的好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从小就在湖边长大的村民们对捕鱼就向吃饭一般熟练。 老鱼叔在对面的船上,将渔网的拉绳牢牢的绑在了船尾,然后向另一条船上的张海问道。 “小海把渔网的上端系好了没??” “好了,老鱼叔!”张海也三两下就绳子系好,然后使劲的拉了拉,确定已经绑好,这才笑着回应道。 “那好,大山,咱们出发,记得不要太快……” “知道了,老鱼叔!”大山哥笑呵呵的说道,随后两人很有默契的开着游船,几乎齐头并进的向岸边驶去。 随着渔网在水面下不停的穿行,湖中渐渐有了反应,而且反应越来越剧烈,甚至肉眼就能看见水中扑腾的大鱼,真是令人欣喜。 “嗯,湖里的鱼还真不少!!”张海,满脸喜色的说道。 “呵呵,那是当然,这几年村里的捕鱼的少了,湖里的鱼当然越来越多。”大山哥也非常高兴,笑呵呵的向张海解释道。 张海笑着点点头,照这样看来,今天的收获肯定不小。 这几年,随着村里的青壮纷纷外出打工,曾经杨柳湖中频繁而热闹的捕鱼场景已经很少见到,只有每年过年之前的冬捕日,才有这般热火朝天的场景。 因此湖中的鱼类越来越多,每年冬捕的时候,都能捕到上千斤,而且这还只是一轮捕捞的成果。 这么多鱼,每家分了两三条,剩下的就都会卖给城里的游客,大家对湖中野生的湖鱼都非常喜爱,即使价格比养殖的贵上两三块,但大家还是更喜欢杨柳湖中的野生鱼。 于是,每年腊月二十八这天,前来杨柳湖卖鱼的游客都络绎不绝。 村民们也都将家里的山货和特产拿到湖边售卖,就这样杨柳湖边自发的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年货市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