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份面条,加一勺子土豆丝,打好饭的学生坐在折叠圆桌边,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面条很好吃啊!” “要是天天都能吃到面条就好了。” 孩子们小声的窃窃私语,那一盆只加了一点葱花和盐的面条竟成了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 三台摄像机全部涌进食堂,从各个方位拍下这一场景。 整个特别小组的人静静的看着,谁也没出声。 他们在燕京时,知道边区的条件艰苦,可是没想到会艰苦成这样。 刚才那几个嫌弃宿舍味道大的女老师,此时已经开始垂泪。 所有的学生都吃上饭了,刘校长这才出了食堂,尴尬的搓着双手走了出来,“党局长,不知道你们要来,面条没做那么多……”“我们是吃过饭来的,刘校长,不要客气,你和老师先吃,吃完后,我们想向你了解一下情况。” 不等党爱群说话,苗霖先开了口。 刘校长不知道苗霖是谁,不过看她的派头,知道很有可能是比党爱群还大的官。 他没动,望向党爱群。 “老刘,这是教育部的苗司长,专门下来调研的,你别傻站站了,赶紧和老师们先去吃饭,吃完饭咱们开个小会。” 党爱群发话,刘校长这才吆喝学校的老师进食堂吃饭。 其实襄达小学算上校长一共才三名老师,老刘、做饭的冯大姐,还有一个四十多岁的张老师。 刘校长让冯大姐和张老师先吃,他又去邀请摄制组的人。 这支拍摄小组一共七个人,导演、赵丽、三名摄像师还有两名剧务,除了三名正在工作的摄像师,其余四人都看出来有的孩子根本没够吃,但为了给他们留一份故意说吃饱了。 赵丽早已经泪水涟涟,她擦着泪进了食堂,大声道:“同学们,赵老师一点都不饿,我们都不吃。 好,现在老师问一个问题,你们都要诚实回答我,没吃饱的举手。” 孩子们面面相觑,终于,一个六年级的男生迟疑的举起了手。 有带头的就好办了,陆陆续续又有几个孩子举了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