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 天命在谁?-《埋葬大清》
第(2/3)页
即便法兰西的利益与大明的利益捆绑过深,号称是天字号第一明吹的路易十六也绝不可能放过任何一个反超大明的机会。
只不过,朱皇帝并不是很在乎——科技这玩意儿再怎么发展,它都存在一个厚积才能薄发的过程,而以小破球当下的科技水平来看,只怕是连厚积的过程都还没有完成,就更别说什么薄发不薄发了。
傻贼鹰和欧罗巴的那些国家想要反超大明?
还是先想想怎么追平再说吧!
更何况,眼下傻贼鹰和欧罗巴的那些国家也未必就有反超大明的闲功夫。
朱皇帝从书桌上翻出一份密报,笑着递给了曾诚:“曾卿不妨先看看这个。”
曾诚一头雾水的从朱皇帝手中接过情报,只是来回打量了几眼之后便陷入了沉默。
傻贼鹰家里出现了一伙反贼,沙鹅的家里也出现了一伙反贼,就连英格兰以及哈布斯堡家庭的那些欧罗巴国家也同样出现了一波反贼。
这些说不好到底是反贼还是起义军的家伙们唱着“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个个的都喊着要消灭蛀虫,要让他们的国家变得像大明一样,要让他们国家的平民过上跟大明百姓一样的好日子,然后,他们就举着刀剑长茅造了反。
自己家出现了造反的反贼,傻贼鹰、沙鹅以及欧罗巴的一众国家当然要先解决掉那些造反的,毕竟大明的威胁在外,而那些反贼的威胁在内,放任大明的威胁不过是被大明吸血,放任那些反贼却有可能会掉了脑袋,孰轻孰重,那些国王、大统领、贵族老爷、资产阶级们可是分的很清楚。
所以,哪怕朱皇帝这次把动静搞大了,给了傻贼鹰和沙鹅他们反超大明的机会,只怕他们也把握不住。
如果换个角度看,那就是傻贼鹰和沙鹅他们现在都自顾不暇,正是朱皇帝可以解决某些问题的大好时机!
或者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如果朱皇帝把动静搞大了,会不会有几个傻缺认为大明马上要凉?会不会有人认为现在就是进攻大明的最好时机?如果他们真的跑来进攻大明了……
想想天启和崇祯年间的建夷是怎么成了气候的?如果眼下有其他国家跑来大明,大明的百姓和士林又会怎么想?
想到这里,曾诚便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成功的为气候变暖做出了巨大贡献。
再次沉默了半晌后,曾诚便干脆认命一般说道:“臣,会全力配合陛下的计划。”
朱皇帝笑着点了点头,随后便向张德全吩咐道:“把朕之前写好的那篇文章发出去吧,直接动用电报与各地的印刷厂,让他们直接印刷出来,免费发给百姓们看。”
朱皇帝这次也算动真格的了。
尽管皇家学院折腾出来的电报有点儿简单甚至可以说是简陋,但是再怎么简单简陋的电报系统,对于当下的大明和全世界来说都属于是不折不扣的超前黑科技。
如果单纯的从信息传递上来说,再怎么简单简陋的电报系统一旦成体系的运用起来,它的信息传递速度和信息传递广度就足以取代传统的快马驿递传信、信鸽传信等各种各样的传信手段——就算长城上的狼烟可以在小半天的时间内从长城传到江南,可是谁知道这狼烟背后的一切?
而电报这玩意儿却不一样,传递信息的速度只是一瞬间的事儿,搞清楚真实情况也只需要花费一些时间编码、发码、收码和译码,什么情况都能在电报里说的一清二楚。
至于说电报的成本……对于任何一个豪商巨贾来说,搭建一套电报系统的成本都能高到令他们绝望,然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搭建一套电报的成本那还叫个事儿?
除非搭建电报所需要用到的发电机、电线等等所有物料只能靠手搓,否则的话,只要电报这玩意儿能起到信息快速传递的作用,就算再高的成本都处于可接受的范围!
大明现在的情况就处于所有材料都不需要用手搓,所有相关学科都已经起步,成本虽然高了点儿,但是国库完全负担的起,就算负担不起了,还能从其他国家身上吸血补充。
所以,大明的电报就直接怼到了县一级,朱皇帝完全可以通过电报的形式,把他的文章传到县一级。
至于说传出去之后?
那当然印刷出来再发给百姓,因为大明从一开始走的就是五小工业齐备的道路,虽说不可能每个县里都有一座印刷场,但是每个州里面有一座印刷场还是可以做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