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山自高兮水自深!-《山村小仙农》


    第(2/3)页

    牧执冷哼一声,给牧亭言打电话。

    宋檀儿对陈青牛道:

    “我想听你对于众生诸佛不相侵,山自高兮水自深。万别千差明底事,鹧鸪啼处百花新这一首禅诗的理解!”

    牧执的一众随从,都是聚精会神的看向陈青牛,想听他讲禅诗。

    陈青牛不紧不慢,说道:

    “要问世间万物为什么会有这千差万别,只因缘由不同,各生其形,山自高兮水自深,幻化出这千姿百态的世界。

    明白了这一点,那鹧鸪啼叫处百花绽放,世界都为之一新。

    世界其实没有变成新的世界,而是我们看世界的眼光变化了,是我们对世界的领悟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形态缤纷的万物本质为空,都不过是有形世界中暂时的存在。

    因缘际遇,每一件事物因缘而形成了,也会因缘尽而最终消散。可是,是真正消散了吗?

    也许不过是转为另一种事物,另一个形态罢了。

    牧执打完电话之后,也听陈青牛讲禅诗。

    宋檀儿感叹道:

    “很高深!”

    陈青牛问道:

    “檀儿,你想听一下这一首禅诗的出自吗?”

    宋檀儿淡然道:

    “你别卖关子了,但说无妨!”

    陈青牛不紧不慢,讲述道:

    “洞山说法:向时作么生?奉时作么生?功时作么生?共功时作么生?功功时作么生?

    “向”时,向这个道时,功夫快要到了。

    “奉”,等于捧着一个东西,抓到了,把握住了。

    什么是“向”?

    将来开悟未开悟时,等于拿楞严经的“色阴区宇”来作比方,色阴区宇快要打破时,天快要亮了,似光明非光明,似明白非明白。

    “奉”是指正式到了,但是悟了时还要用功,所以“功”时作么生?共功、功功,都是修证的程序。

    一共有五个程序,所以曹洞宗叫五位君臣,由用功、开悟、一直到成功,分五个步骤。

    “僧问如何是向,师曰:吃饭时作么生?”

    这么一说,这个和尚就懂了,不问第二句。

    接着问:

    “如何是奉?师曰:背时作么生?”

    意思是转过来时怎么样。

    “如何是功?师曰:放下钁头时作么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