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无情的投喂姬】-《人类高质量生活》


    第(1/3)页

    真正的人工智能,首先要解决模糊判断。

    具体地说就是比如描述一个人:矮胖子,脸白,油头,中分,眯眯眼。

    这些类似的描述在现在的计算机技术中都是无法克服的。

    在电脑里面,1就是1,2就是2。

    大小多少长短这些没有准确值的描述现在电脑都无法判断。

    多矮多胖才算是矮胖子?

    脸多白才算白?

    眯眯眼的标准又是什么?

    首先得让电脑能实现这种模糊判断,再谈人工智能才有意义。

    徐福思及此,在纸上写下“AI”两个字母。

    然后在其下方画出分支线,分别写下“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专家系统、交叉领域”五个领域。

    又在“自然语言处理”分支领域下,单独画出一道分支线。

    分别写上“judge”、“search”、“translate”、“study”几个词汇。

    结构图画出来后,便十分清晰了。

    他愈发确定自己接下来要走的方向,也知道了自己该补充哪方面的不足。

    便迫不及待起身,跑去搜寻相关类书籍。

    趁着他离开,姜南笙迅速扭头看一眼他纸上画的框架结构图,还有那几个英语词汇。

    “判断”,“搜索”,“翻译”,“学习”,这是什么意思?

    小姐姐不明觉厉,“不愧是过目不忘的大神,已经到这种地步了吗。”

    她注意到,刚才徐福已经喝光了这壶水。

    便将水壶收起来,又从背包里取出一只备用的保温杯。

    同样是可爱风格,上面还挂了一个皮卡丘的手办。

    里面多放许多参片,还有一些枸杞子、冬虫夏草、生地黄、山楂、红枣等。

    这是她今天特意准备的,完全按照她父亲每天泡养生茶的配方标准。

    她的想法很简单,都是男人,徐福这么虚,碰一碰就晕倒,一定很需要的吧。

    自觉很体贴,帮徐福重新倒上一杯,才满意的继续码字。

    ……

    徐福率先找到的,是两本拓展读物。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与《未来简史》。

    这两本书,不是讲人与自然的故事,而是以色列新锐作家的重磅作品。

    书中探究生命的意义,用科学和数据主义的眼光看历史,提到科技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两种观点。

    前者认为,智人已经成为历史,人们需要用科技创造出智神。

    智神是智人身体和心智升级后的版本。

    科技人文主义希望能将人类的心智升级,好让人类能接触到目前未知的体验和意识状态,对抗最复杂的无意识算法。

    但是,科技人文主义面临无解的两难,它认为人的意志是宇宙中最重要的东西,因此推动人类开发控制,但一旦能控制意志,人类便失去神圣性,无法在科技面前立足。

    后者则是新的宗教,认为宇宙是由数据组成,任何现象或实体的价值就在于对数据处理的贡献。

    对于数据主义,信息自由就是最高的善,数据主义的第一条诫命:要链接愈来愈多的媒体,产生愈来愈多的信息;数据主义的第二条诫命:把一切链接到系统,连不想加入的异端也不例外。

    徐福看完之后,受益匪浅。

    据说这两套书,全球卖了五百多万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