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哎呀! 这不是今儿白天碰到的那个摘头鬼么? 再一读底下罪状,杨清风人都麻了。 这他娘的通缉令上说的和自个儿今儿遇见的是一个人? 但这会儿不是纠结这个的时候,匆匆瞟了两眼后,杨清风就往县令宅邸赶去。 这一进门儿,就遇上赵如松一张臭脸。 对于这位文圣的徒弟,哪怕是个手无缚鸡之力之力的凡人,杨清风也不敢丝毫不敬,先将那墨鳞蟒的事儿一说,然后问赵如松究竟咋了。 后者扔出留影石,一点儿也不客气,直说监地司御下不力,竟让渭水望气司中出了这种败类! 杨清风看罢,气愤之余,也只得连连告罪,说州巡之后,定按律严惩那渭水的望气司首。 而后,一夜无话。 翌日清晨,太阳打东边儿升起。 州巡使的工作,正式开始。 谓之,三查一审。 三查,乃是查徇私枉法,查收受贿赂,查作奸犯科。 一审,便是说那州巡大会,将整个渭水百姓聚集起来,当着天地民心,将那些劣迹斑斑的官吏革去官职,戴上枷锁! 于是,整个渭水官场,都惶惶不可终日。 赵如松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走,巡查这三年来各司各职的情况,然后记录下来。 这几天里,整个城北,衙门所在,皆人心惶惶,生怕被查出些什么事儿来。 白天走遍诸多部门儿,又在大街小巷体察民情,夜里则在县令宅邸内,整理白日记下来的资料。 当然,赵如松也不是什么事儿都上纲上线。 他虽然嫉恶如仇,但也晓得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 一些官吏擦边儿收点儿茶水费的事儿,只要认真办事儿的,他也懒得去管。 只有那些真正有违律法的,方才被记录下来,留待一审。 三天时间,转眼过去。 渭水大大小小的官场,杨清风都陪着赵如松走遍了去。 却唯独没去那望气司。 第四天一早,整个渭水县城,四方城区,万人空巷。 三教九流,贩夫走卒,但凡有点儿空的,都来到城北衙门前,翘首以盼。 州巡三年一次,百姓们自然晓得,今儿是那些贪官污吏被审的日子! 看着那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官吏,如小鹌鹑一般被拿捏,这种好戏可不能错过一点儿! 于是等太阳将将升起的时候,城北衙门前,就站满了百姓。 而余琛,也在其中。 盯着那杨清风,也反应过来,原来他就是陪着州巡使来监察各县的非凡者。 但杨清风很显然认不得余琛的目光,目光只是一扫,就一掠而过。 朝阳东升,一圈儿又一圈儿的百姓簇拥之下。 县衙门口,赵如松与杨清风坐着,前边儿站着一个个渭水官吏。以县太爷和望气司首为首,后面站着总捕,县丞,县尉,主薄,渭水稽查司功,守城参军…… 等等一众,不一而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