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啊!去年,我不是给她一首小提琴曲子吗,她把那首曲子拿到滚石唱片公司,然后又在去年中秋节在央视晚会上演绎,出名、赚钱啦。” “哈哈哈……,云谦哥哥,你真是我们的福星呢。” 冯婉并不是想真的得到陆云谦的什么好处。 而是希望与他一起打拼事业。 再者说,他爸爸冯正宗对于陆云谦那是特别的欣赏与佩服,她这个当女儿的怎么不会认同爸爸看中的精英? 二人在公司等了几分钟,就看到魏夕瑶红着脸从行政部跑出来。 魏夕瑶跑过来,“我已经跟方经理说了,改名字啦,并且,今天下午,她就会把电影公司的招聘计划发布到报纸与电视广告上。” “嗯,对了,电影公司的办公室,你自己去跟刘工沟通,让他安排营建对,在徐汇商业中心为你们装修一个地方。”陆云谦说道。 “那是自然!不过,我们也不贪心,我听说,恒舒也会搬到那边去办公,所以我决定跟总公司挨着办公。” “行,你是总经理,一切事务交给你定夺。我只负责剧本内容。” 陆云谦心情豪爽道。 “夕瑶,云谦哥哥要请客,咱们吃什么?”冯婉挽住了魏夕瑶的手臂笑问。 “他要请客?” “对。” “那就去附近的那一家港岛茶餐厅吃吧,那是一家新开的店,据说开店的老板是港岛人,也是个美食家!”魏夕瑶一副对附近美食了若指掌的姿态,声音兴奋道。 “附近有新开的茶餐厅?” 陆云谦微微一鄂。 魏夕瑶点头,“是的呢,跟我走吧!地啊你去吃茶餐厅,今天我请客,对了,陆先生,婉儿回来,你还没给她送一点礼物,吃完饭,你去给我们买一点礼物吧。” “礼物?” 陆云谦看向冯婉,见丫头一直捂嘴笑。 他也是豪爽点头,“好!圣诞节就快要到了,是应该给你们送礼物。” 在岳巍与陈钢这两个灯泡的陪同下,一行人从公司小院出来,开着车在街道上穿行了一分钟,就来到了一家新开的茶餐厅。 下了车,陆云谦看到茶餐厅门楣上写着“澜”,一看就是熟悉的风格,便是惊讶道:“这是蔡澜的餐厅?” “咦!你也知道?” 魏夕瑶感到惊奇。 因为她也晓得,这半年以来,陆云谦是关在香樟花园搞创作。 对于公司附近新开的餐厅,居然也能一眼知道老板的名字。 确实是了不起的男人! 大吃货! 陆云谦不以为然的摇头笑了笑。 他当然知道此人。 而且,当年,他们二人在‘澜餐厅’还吃过饭,是相识的友人中,本本分分搞美食事业的男人。 蔡澜是谁? 有人说,他是美食家,因为他是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节目总顾问,曾为港岛多家餐厅撰写点评,有“食神”之称。 也有人说他是作家,因为他曾出版过上百本书,是港版《明报》的撰稿人,在港岛的各大报刊杂志随处可见他的文字。 更有人说他是制片人,因为他做过四十多年电影监制,为上个世纪港岛电影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 还有人说,他是主持人。 因为他主持的《今夜不设防》曾创下高于70%收视率的记录,bbc甚至专门为此拍摄专题片。 还有人说他是才子,因为他与写武侠的金庸、写歌词的黄沾、写科幻的倪匡并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而蔡澜自己却说:“我就是个老不正经的小混混而已。” 因为“蔡澜”听起来像“菜篮”,也就是买菜的篮子,所以他的一生注定要吃吃喝喝。 据说,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清晨菜市场,菜市场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在晨曦中,蔡澜背上那个金黄和尚袋,悠闲地从家里走到菜市场,运动十五分钟,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新鲜的水果、蔬菜、鸡鸭鱼肉像是有抚慰心灵的魔力。 而他本人,对于外界的评价与尊称是曾多次否定才子的说法: “金庸先生不应该跟我们三个调皮捣蛋的人放在一起,他是一代宗师,我很尊重他。” 金庸大师却这样评价对方:“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遭遇处之泰然,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太容易,再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 总之,陆云谦知道,蔡澜这一生,真的是痛痛快快地活过。 在新加坡长大,幼年时他曾随着父亲逃难,一路上满目疮痍的情景让年少的他明白:“人生短短几十年,都是一刹那的事情,希望自己能快乐一点。” 年轻时的他,觉得赚钱是一件很庸俗的事情,至少不够艺术,所以他始终追寻着自己的内心,把生活过得很有趣。 拍电影之余,他会去酒厂参观,细细品味不同木桶酿出的酒有什么不同。 闲暇时,他会一时兴起,就拿起画笔去学画画,拿起刻刀去研究纂刻。 拍电影之余,他开始去世界各地旅行,然后将游历见闻写进专栏,并且通过经营“暴暴茶”体验到了做生意的乐趣。 就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受不了平稳人生的沉闷,决定活得有趣,这样才会觉得人生真好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