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晋王怀疑自己听错了。 说好的文试呢?不该考四书五经、策论帖经么?怎么变成农耕了? 当皇帝又不是去种地! 别说是晋王,就连他的五个弟弟,以及不少朝廷大臣都错愕不已。 明王看了看陆昭言,小声问道:“什么情况?” 陆昭言低声道:“我哪儿知道?父皇的心思,哪回被人猜透了?” 他不是没暗中让人打听试题,只可惜从御书房出来的三公九卿口风太紧,没一个泄密的。 只不过,他没晋王那般惊讶。 如果按常理出牌,那就是不是父皇了。 明王担忧地问道:“二哥,你儿子行不行啊?我看他那副小白脸的样子,会种地吗?” 陆昭言死亡凝视:“你说谁小白脸呢?” 明王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往另一边走了两步,撞上了五皇子福王。 福王说道:“六弟当心。” 五皇子福王是蒋惠妃的儿子,自从蒋惠妃与太子府有了共同的眼中钉胡贵妃后,福王与太子府的关系也算是好起来了。 明王眼珠子一转:“五哥,咱们打个赌吧。” 福王正色道:“你上次欠我的赌债还没还清,我都没和父皇说呢。” 明王又默默地回到了陆昭言身侧。 陆昭言瞪他。 明王:“我是小白脸。” 归位后,他望向对面的晋王、睿王与福王:“嘿,二哥,他们的脸色也不大好看,看来他们也没料到父皇会拿农耕做文试。” 子午先生与公孙炎明今日也在,分别站在几位皇子身侧,位列文武百官之首。 二人看向彼此,视线交汇了一瞬,子午先生冷冷一哼,公孙炎明移开了视线。 子午先生隐居多年,擅农耕,不用猜也知道这个主意是他提的。 但具体试题,是梁帝决断的。 所以,陛下究竟会怎么出题? 余公公打开一副写满试题的卷轴,念道:“第一题,何为五谷?” 陆骐与陆沅站在金銮殿正中央,余公公话音刚落,他便立即脱口而出,掷地有声:“稻、麦、黍、菽、稷。” 晋王神色一松。 余公公望向陆沅。 陆沅道:“哦,我的回答和他一样。” “嗤” 百官中,有人忍不住发出了嘲笑的声音。 余公公看了看卷轴,说道:“确实是稻、麦、黍、菽、稷。” 这时,一名官员开了口:“郡王先答的,长孙殿下确定不是舞弊么?” 明王眯了眯眼道:“老匹夫,胡家的狗腿子。” 福王道:“嗯。” 明王:我不是和你说的,咱俩不熟啊! 余公公接着宣读道:“第二题,五谷何时播种?” 陆骐从容淡定地说道:“稷为春种,麦为春、秋两种,稻为春、夏两种,黍、菽为夏种。” 晋王悬着的心彻底揣回了肚子。 以为儿子只是满腹经纶,不曾想学识竟如此渊博,连农耕之法也了如指掌。 明王的眉头一皱:“大事不妙啊,这小子真懂,二哥你说他怎么会懂这些?” 陆昭言当然明白为什么,前段日子为了请子午先生下山,他特地拿了农学书给陆骐挑灯夜读。 这些,想必就是那晚学到的。 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余公公再次看向陆沅。 陆沅风轻云淡地答道:“哦,还是和他一样。” 朝堂上爆发出了一阵哗然。 一次是偶然,两次居然也如此堂而皇之地“抄袭”,甚至连重复郡王的回答都不会,只一句“和他一样”。 这简直比滥竽充数还可耻啊! 众人望向龙椅上的梁帝。 只见梁帝眉头微皱,天子之威压得众人有些喘不过气。 晋王开了口:“骐儿,你是弟弟,当懂得谦让,下一次别再抢你大哥的机会了。” 好一句不抢,皇长孙是个草包,让他先答,不是立马露馅了吗? 陆骐道:“是,儿子知道了。” 他转头对陆沅道,“大哥,下一题你先答。” 明王紧张得抓住了福王的胳膊:“别答应,别答应,别答应……耍赖到底……” 福王:“六弟。” 明王:“让他先答,让他先答!” 福王叹气。 陆沅勾唇一笑:“好啊。” 明王面如死灰:“完了,藏不住了。” 余公公冲金銮殿外的小德子说道:“抬上来。” 小德子和另一个小太监,将一桌子或新鲜或蔫吧的作物抬进了金銮殿,放在两位皇孙面前。 百官们你看我、我看你,不明白这是何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