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阿尔伯兹的问题反映出波斯对这支新出现部队的关注和担忧。 他们需要了解其行动意图,以便更好地应对可能的局势变化。 寸云生的回答简洁明了,强调了部队的战略目标。 这一回答既符合盟军的整体利益,也向波斯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这支部队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安全。 然而,这个回答可能只是表面的解释。 在更深层次上,这支部队的行动可能还涉及到更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因素。 寸云生需要在后续的交流中,进一步向阿尔伯兹解释部队的具体行动和计划,以消除波斯的疑虑。 但是在这之前,他需要清楚波斯的诚意。 “原来如此,不知道阁下怎么看待德军?”阿尔伯兹深呼吸一口气,随后又继续问道。 闻言,寸云生眉头微皱,想了一会,冷笑道。 “你们的国王是不是犹豫,到底是投降德军还是选择加入盟军?” “还想继续当墙头草?” 寸云生的反应显示出他对波斯当前处境的洞察。 他敏锐地察觉到阿尔伯兹的问题背后隐藏着波斯在战争中的摇摆不定。 这种摇摆不定可能源于对自身利益的权衡和对战争结果的不确定性。 然而,寸云生的嘲讽也可能会引起阿尔伯兹的反感。 毕竟这样的言语可能会影响双方的关系。 但同时,也表明寸云生对波斯的态度并不完全认同,他可能更倾向于让波斯明确立场,加入盟军一方。 对于阿尔伯兹来说,寸云生的回应是一个挑战。 他需要巧妙地回应寸云生的指责,同时传达波斯的立场和考虑。 这可能需要他在维护波斯利益的同时,寻求与寸云生的共识和合作。 “不不不,我们只是想知道您对德军的态度。”阿尔伯兹连忙摇头。 这是拿我当傻子? 寸云生心里冷笑一声,表面很平静的问道。 “你的态度呢?” 听到这话,阿尔伯兹沉默了一会,随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觉得德军应该赢不了。” 阿尔伯兹沉默片刻后表达了德军赢不了的看法。 这一点寸云生并不意外,毕竟了解盟军实力的人都会对盟军抱有期望,同时也能看到德军面临的巨大挑战。 “为什么?”寸云生继续反问道。 这时,阿尔伯兹给出了自己的分析。 从大的战略层面来讲,盟军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调动能力是很强的。 比如在工业生产上,盟军可以利用其庞大的工业基础,生产出大量的武器装备、物资等。 像美国的汽车工厂可以迅速转产飞机、坦克等军事装备,其生产规模和速度都是惊人的。 在人力资源方面,盟军有着广阔的人口基数可以征兵。 而且盟军还包括了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军队可以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比如在欧洲战场,英军、美军等不同国家的军队能够联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 相比之下,德军虽然占领了欧洲大陆的大片土地,但它的统治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去维持。 而且随着战争的持续,德军面临的抵抗力量越来越多,其战线也拉得过长。 就像德军在东欧、北非等地都有战场,兵力分散,补给线也容易受到攻击。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都使得德军的处境越来越艰难,所以阿尔伯兹认为德军难以取胜。 “不错,不错,非常不错,看样子阿尔伯兹阁下,也不是那么平庸啊。”寸云生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