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死掉的长江刀鱼,立刻就要冰鲜起来。 这个卸货装箱的过程,比帝王鲑都简单。 毕竟是小鱼。 但是活着的刀鲚鱼就麻烦多了。 必须要小心翼翼才行。 一条一条捞起来。 打包。 充氧。 保温。 估计要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才行。 叶四海可没时间在这里耗着。 肖建国和顾志强去做交易谈价格,他有更重要的事情。 活着的长江刀鱼里,其中精挑细选出来了一百多条最好的,他要送去月牙湾。 秦源开来快艇,陈有田搭手,叶四海全程小心翼翼的护着这些鱼,趁着夜色来了到月牙湾。 隔着老远,小灰就欢快的带着小弟凑了上来,围着快艇打转。 “啾啾!” “啾啾!” 叶四海没舍得给它喂一条刀鲚鱼。 几天时间,叶四海发现自己搭建的生态圈越发充满了活力。 珊瑚虫在海洋之心的刺激下,生长速度居然又提升了很多倍。 还有哪些浮游生物,也充满了活力。 生态圈里的鱼类也完全把这里当成了家园,想赶都赶不走。 “哎,可惜了啊,四海,这种品相的,一条至少七八千上万快。” 秦源一脸肉痛: “这一放,就是一百万啊。” 叶四海笑而不语。 将来,长江刀鱼在这里成群成群的繁殖,那才是收获的时候。 这一筐筐的看着不少,却是必须的投资。 在海洋之心的加持下,刀鲚鱼不用试水,直接就适应了这边的水域。 在捕获的时候,这些刀鲚鱼就已经把叶四海的意念当成了依靠。 所以一下水也没有惊慌,反而是觉得很安全。 当然,必须要限制它们的范围。 超出了这个一千米的生态圈子,这些刀鲚鱼估计立刻就会跑掉。 闽海海域其实也有刀鲚鱼,但是极其稀少,可谓是万中无一。 等这边安顿好,小灰就多了一个任务。 那就是守护这些刀鲚鱼。 告别了小灰,叶四海又回到了码头。 码头上的人散去了一大半。 剩下来的都是关系亲近的,或者无所事事,明天不用干活闲人。 一个透明塑料袋里只装五条鱼,然后封口,充氧,再放在筐子里,通过传送带送上岸。 这边就不能再用低温冷链车运送了。 有那种专门的恒温车厢连续来回转运。 肖建国和顾志强在一边拉锯谈价。 梅姨和梅叔身边,围了一圈人。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