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江湖好可怜 魔君之冕2-《帝国星象》
第(2/3)页
自宋仁宗天圣元年至宋神宗元丰四年是北宋的“承平”时期,也是苏东坡的“承平”时期。虽自出蜀以来苏东坡便于宦海中漂泊不定,于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诸地辗转任职,然这一时期的苏东坡对北宋朝廷并未丧失希望,仍然期待得到朝廷的重用,一展其政治抱负。此种政治热情与人生理想于其累累诗作中屡见不鲜。
苏东坡填过的几首江城子中,有两首是具有较大影响力,《江城子 · 密州出猎》是一首比较有典型性的词。说典型是因为这首词可以认为苏东坡的第一首豪放词,写完之后他本人对自己的作品也十分得意,数日之后他写信告诉朋友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西北望,射天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 密州出猎 》)
此词当是苏东坡知任密州太守之时所作,时虽已年过而立,当不算年老。然何以自称“老夫”?苏东坡后于黄州所作的“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 · 赤壁怀古 》)或许便是东坡自称“老夫”之缘由吧。姑且不论苏东坡“老夫”之语出何由,且看其满腹凌云壮志,报国情怀。“西北望,射天狼。”当是指北宋时位于北宋西北的西夏政权。北宋在继澶渊之盟之后又与西夏签订和约,每年送银七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三千匹,茶叶三万斤给西夏,长期以来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北宋国内的仁人志士更是满腔壮志,希望能够早日平定西夏,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全词气势恢弘,通过出城打猎这个娱乐活动,表现出一个文人志在抗敌报国、为国平乱的远大抱负。
最后一句“西北望,射天狼”值得推敲一下,如果以为是从苏轼当时所在地理位置“西北望” ,那就错了。因为天狼星处在南半球,从地球北半球看是绝对不会位于西北的。《正义》:“弧九星,在狼东南,天之弓也。”《宋史 · 天文志》:“弧矢九星在狼星东南,天弓也。”也就是说天狼星在弧矢西北。因此苏轼用“西北望”,是从弧矢九星的位置说。
与此相仿,《楚辞 · 九歌 · 东君》里有一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是屈原用天狼星影射当时在楚国西北部的强秦。
苏轼表达“西北望,射天狼”类似心境的诗词还有:
河西猛士无人识,日暮津亭阅过船。
路人但觉骢马瘦,不知铁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战,截发愿作万骑先。
我当凭轼与寓目,看君飞矢集蛮毯。
(《郭纶》)
乱山围古都,市易带群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