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饕餮盛宴-《我的美利坚》
            
            
            
                
    第(2/3)页
    “因为市场在南方,可能还加上西部,我要更快的铺开市场,所以要距离市场更近一些,这样比较方便,至于原材料的问题,其实是差不多的,从北方运原材料进行生产,和从北方生产完毕送到南方,路程是一样的。再者我还要顾及一下南方公民的感情。”
    谢菲尔德对这种善意的提醒充耳不闻,既然两种设厂方案各有利弊,那谢菲尔德自然不能背离迪克西人的利益,从北方设厂这帮杨基佬又不一定会感谢自己,这工作给谁不是给,为何要给这帮王八蛋。
    “当然你这种想法也没错,只是我们德国的布局就是依靠鲁尔区的,各国情况一样,谢菲尔德先生有自己的考虑正常。”蒂森联合公司的代表对其他德国人比划了一下,示意稍安勿躁,不再在这件事上纠缠。
    我们迪克西人就是饿死,从楼上跳下去,也要拉着杨基佬垫背!你们这些德国佬,怎么可能明白我们合众国内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感情?
    “资源就近的原则么,当然有自己的优点,不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市场也很重要,对我们合众国而言,和德意志帝国的情况又略微有些不同。”谢菲尔德也尊重这些外来技术人员,德国的鲁尔区确实是典型的资源就近原则的工业区。
    后世苏维埃的重工业分布其实也是这样,还有共和国的东北。这种布局其实很适合重工业的布局,还尤其适合做军事支柱的产业放在那,军工产业这样布局可以最大程度上的避免短板,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毕竟是不一样的,前者有自己的特点。
    以国家为单位资源就近,其实最害怕的一点就是国际贸易,后世的全球化。因为一个国家资源在丰富,也不可能和整个世界相提并论。你的国内铁矿不算差,可澳大利亚的铁矿埋得的更浅,品质更高。你的石油很多,沙特不但比你多还比你便宜,这就很难堪了。
    后世的全球化就直接把合众国的北方工业区变成了铁锈带,想要重新在恢复这个铁锈带,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仗。战争一旦到来,这些工业区才会恢复以往的繁荣,而且必须是大规模的战争,小打小闹不行,只能让这些工业区勉强维持。
    这一边谢菲尔德已经订好了进入工业的敲门砖,另外一边,逃脱绝大部分合众国公民视线之外的政治领域,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当然在不相干的普通公民眼中,这只不过是春风拂面,看起来和自己毫无关系。可在一些涉及其中的人眼中,这件事则是前所未见的巨大风暴,包括谢菲尔德、小洛克菲勒在内的很多人都在屏住呼吸,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