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好歌难求-《从综艺开始当大佬》
            
            
            
                
    第(2/3)页
    杨曦一手托着雪白的下巴,发了个哭唧唧的表情,“你也太看得起我了,要是比钢琴以及吉他的演奏能力,或者演唱能力,我倒是蛮有信心的。
    可是,《华国好歌曲》的重点在于歌曲,演唱只是一部分,能不能晋级主要靠的是歌曲能不能得到导师的喜爱,而写歌这种东西,更多靠的是创造力,我的音乐功底还是不错的,毕竟学了那么多年,但是要说写歌么,我就没那么有自信了。”
    陈亦了然的点点头。
    杨曦说的倒是事实,乐理知识懂得多,音乐功底深厚,但不一定能写出受人喜欢的歌曲。
    不懂那么多高深的乐理知识,同样并不代表创作不出优秀的歌曲。
    这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华国那么多歌手,如今最红的那几个走原创路线的天王天后,都不是正儿八经的专业院校出身,基本上都是自学,但不影响他们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
    上个世界的周董也是如此,考了两年的音乐学院都落榜了,但他之后创作的歌曲全都是自己作曲,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杨曦诉苦道:“到目前为止,我也就写出了一首满意的歌曲。当然,节目的宗旨是发掘好的音乐作品,歌曲只要是未发表的新歌就行了,不是非要自己作词作曲。
    可以邀请那些词曲老师合作,帮自己写歌,可是,我老爸请了几位词曲老师,帮我写了三首歌,我都不是很喜欢,令人头秃啊。
    参加完节目需要四首歌,我还缺三首歌呢,这可怎么办。”
    “车到山前必有路,说不定你参加了比赛,在压力下灵感爆发,就创作出好歌了呢。”陈亦安慰了一句。
    其实,陈亦脑海里就有很多好歌曲,他也有基础的乐理知识,能够将那些歌曲还原出来。
    他唱歌能力非常一般,也就KTV水准,要不也不可能在大学组的乐队里当吉他手,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当歌手。
    之前他倒是想过向音乐公司投稿赚钱,但是每天向音乐公司投稿的新人如过江之鲫,没有关系的话,实在太难出头了。
    一般来说,绝大多数歌手都有自己熟悉的词曲老师,很少在外面收歌,想要得到赏识的几率实在太小。
    不是说陈亦的歌曲质量高,就能理所当然的获得人家的青睐,哭着喊着要高价买他的歌,没那么简单。
    歌手和词曲作者之间,很多时候就是王八看绿豆,看对眼就行了,就算你歌曲质量高,但人家就是不喜欢,你也没办法。
    当初,周董给刘天王写的《眼泪知道》被拒,给张慧妹写的《双截棍》再次被拒,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你要是声名在外,有了成功的经验,那就不一样了,成了大词曲家,那到处都是求你写歌的人了。
    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