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自娱娱人-《从综艺开始当大佬》
            
            
            
                
    第(2/3)页
    比如碎气球:男生坐在板凳上,双腿上放一个气球,用手扶住,女生坐下去把气球弄破。
    综艺节目最重要的就是欢乐的气氛。
    主持人陈康入行快二十年了,对于节奏的把握出神入化,一察觉到无聊的部分就迅速跳过,或者想梗活跃气氛,和女生对话带有调侃但又把握分寸。
    其余通告艺人都是吃这碗饭的,表现也非常活跃,很会做“反应”。
    这里的反应指的是综艺效果,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是他人讲话时做出的回应,很多时候略显夸张,但这种类型的综艺节目就是这样,要炒热气氛,把情绪迅速传达给给观众。
    另外则是自己被主持人cue到后,自己讲话部分能够敏感的感知到效果,见好就收,见不好就快收。
    这些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却很难,需要一定的天赋,还要有大量录制节目的经验,属于通告艺人的基本功。
    “嗯,陈康大哥经验丰富,主持功底深厚,把控节目没有任何问题,《综艺乐翻天》之前收视率不够好,是因为节目主题太过同质化,和他的关系不大。”
    陈亦看着陈康的表现,心中想着。
    当然,他主要还是将注意力放在了许浪身上,倒不是因为许浪是自己兄弟所以多加关注,而是许浪实在是太逗了。
    他在节目中的表现非常吸睛,临场反应极快,简直是行走的接话机器,脑袋里面梗非常多,而且讲述的很吸引人,时不时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一个好笑的梗,并不是所有人讲出来都好笑,有些人表述不自然,会让效果打折扣。
    而许浪则能把一个不太好笑的梗也能讲得很好笑。
    陈亦在一旁观察,发现他的语速、语调、停顿都恰到好处,再配上合适的表情和肢体语言,让人忍俊不禁。
    其他通告艺人有些也是老江湖了,但录制节目的时候或多或少还是有点放不开,看的出来有些刻意。
    他们在很“努力”的做效果,不像许浪那样游刃有余,轻松自然。
    要说许浪唯一的缺点,就是他的控场能力相比陈康大哥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时间久了,陈亦相信他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综艺节目主持人。
    另外,许浪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台上和台下的表现高度统一。
    众所周知,很多优秀的喜剧演员和谐星,在台上都妙语连珠,让人捧腹不已。
    但私底下却完全是另一个人,与台上相比走了另一个极端,沉默寡言,严肃认真,甚至一些还有抑郁症。
    想想也能想通,如果只是为了节目效果,一上节目就处于紧绷状态,努力让自己跟上节目的节奏,同时脑袋飞快运转想笑话,久而久之心里肯定会承受很大的压力。
    不过许浪不是这样。
    他天生就喜欢和人开玩笑,平时说话也是骚话连篇,所在之处总是欢笑连连。
    这是他的生活习惯,自然不会感到累。
    他录制节目时非常开心,完全是当做玩一样,偏偏效果极好。
    有些人私底下非常好笑,但一上节目就发挥不出来。
    有些人节目上很好笑,私下里却郁郁寡欢。
    许浪则私底下和节目上高度统一。
    陈亦在综艺节目组工作了四年,见了太多通告艺人,又接受了平行时空的一些知识,知道许浪这样的综艺人有多难得。
    “表里如一,自娱娱人!”
    陈亦看着在台上挥洒自如的许浪,想起了上辈子宝岛综艺教父王为忠形容吴总线的那句话。
    “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综艺乐翻天》,再见。”随着陈康的结束语,节目录制完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