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选择主题-《从综艺开始当大佬》


    第(2/3)页

    一边想着,陈亦手腕一动,刷刷刷的在纸上写下四个字——康熙来了。

    一想到谈话性节目,陈亦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康熙来了》。

    这档节目在另外一个时空可是足足播出了十二年,陪伴了不少人的青春,收视率也一直居高不下。

    两名主持人也依靠这个节目成为当红一线主持人。

    紧接着,陈亦又接连写下《综艺大热门》、《小明星大跟班》、《国光帮帮忙》等受到欢迎的综艺节目。

    之所以选取的都是那个时空宝岛的节目,是因为这些谈话性节目的形态和他们这个世界的最为接近,比较娱乐化。

    节目里插科打诨,戏谑笑骂,开点前辈的玩笑,说几句带颜色的笑话都无伤大雅。

    这个世界的观众也早就习惯了这种节目氛围,比较有娱乐精神,看节目么,只不过是茶余饭后找个乐子,不会较真。

    紧接着,陈亦又在纸上写下了一句话,“要充分考虑两个世界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

    在这句话后面,他重重的加了三个“!”号。

    不同历史文化的熏陶下,观众的审美取向必然会产生差别,这一点格外重要,不能盲目照搬另一个世界的作品。

    现实世界和陈亦梦中的世界很多地方都相似,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比如,他所处的现实世界,华国的历史进程方面,从明朝开始,就和他梦中的世界走上了不同的分叉口。

    这个世界,明朝末年并没有满族入关,而是农民起义结束了明朝的统治,建立了顺朝。

    好在,同样是炎黄子孙,这个世界的文化风俗和审美潮流,和梦中的世界大体上相差不大,很多作品都能起到借鉴作用。

    ……

    收回了纷飞的思绪,陈亦开始回忆那些著名谈话性综艺的经典单元主题。

    不过,他也没有完全局限于那些谈话性综艺。

    这个世界才处于2012年,可他在那个世界他的记忆一直持续到2020年。

    那时候互联网大爆炸,不少年轻人也做起了自媒体,拍摄短片。

    他们拍摄的某些主题也很有意思,要不然也不可能受到那么多年轻人的欢迎。

    要知道,那时候的年轻人可看过太多综艺节目,有些点子早就审美疲劳了,能博他们一笑,可不是容易的事。

    最终,陈亦再三斟酌,终于选定了自己想要的主题。

    笔尖在白纸上划过,陈亦开始写具体的策划方案,从主题选择,受众分析,社会热点的思考,节目预算的考量、录制计划等逐步完善。

    ……

    一直忙到了晚上10点半,一切终于搞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