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爱与恨、喝酒-《地府的五千年》


    第(2/3)页

    说着,她竟流下泪来。

    宰予可以理解她为什么会哭,但没有理会她哭泣的行为。没有什么好理会的,做恶人就该放下一切关于慈悲关于愧疚的念头。

    一封信随着南飞的大雁而去,落在京都里的一座将军府中,被一个妩媚的女子拿在手里。

    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汉光乡候上书弹劾雁门郡太守勾结鲜卑族,私下售卖铁器粮食等禁运物资。太傅杨俊请帝下旨诛杀雁门太守九族,帝允之,交并州牧行事。

    人间死下一个郡守,在地府没能掀起任何一丝波澜。高官的确是少数,但放在判官府,每天都会死下一大批来。见多了,也就没有什么好奇怪。

    商鞅对这些小事完全没有什么好在意的,他现在的心思都放在地府将要新建的丞相府上。四府改制,依人间惯例,丞相是百官之首。而今扶苏能成为地府的丞相,想来天上的始皇帝也能感到欣慰。

    扶苏则完全没有商鞅的兴奋,地府的旨意下来之后,他就觉得麻烦,当初做御史大夫也不过是因时而任,监察地府庞大的官僚体系,已经是天大的麻烦。而今调任丞相,统辖地府政务,这其中的麻烦比天还要大。何况以阎君殿给他的说法来看,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丞相的职权。

    凡是地府疆域内的事务,尽皆由丞相府负责。除却判官御史太尉三府,这个所谓的丞相府,多像是一个小号的朝廷,所谓的丞相,就像是一个削弱了的皇帝,即便阎君们不忌惮,那地府的史官又会如何去记载呢?

    身处高位,优点会被放大,缺点会被放的更大。做得好,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但若是出了差错,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点,也会成为史书上的黑点,遭人辱骂。

    平心而论,扶苏并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只是如此想的,好像就只有他一个。阎君殿,地府的诸官,大秦的旧臣,民间的百姓。对他,居然表现出了一种同样的信心。这让他心里叫苦,比眼前的酒还要苦。

    商鞅这里从来都不会有什么好酒,他生前是个对自己严格的人,死后也是一个对自己严苛的鬼。扶苏到他这里喝酒,也算是找错了地方。

    几杯酒下肚,扶苏将心中忧虑一一说给商鞅听,商鞅听罢却只是笑笑。

    “公子不必如此,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地府之鬼同人间之民不同,他们更晓得道理,也更理解官员。虽说对官员的要求也高了些,但对公子而言,又有什么呢?何况张仪已奉阎君殿之命,游说诸子入职丞相府。有了诸子做臂助,公子居中调和,不会出错的。”

    “话虽如此,但心中难免揣揣。诸子理念不同,素有争斗,且不说张仪能否功成,但这些夫子们坐在一起,只怕便会打起来。”

    商鞅笑道:“公子未免小看了诸子心胸,自打他们在地府凑到一处,便一直斗而不破,在苏秦努力之下,甚至能拧成一股绳。理念虽然不同,目标其实并未有什么区别,无非是治国治民。公子若是担心,便把张仪也给带进去就是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