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将军-《地府的五千年》


    第(2/3)页

    一滴泪水落在了桌上的酒杯里,让酒水变的有些浑浊。姜维握在酒杯上的手有些颤抖,越来越抖。

    诸葛亮不知从何时走了过来,用手按在了他的胳膊上,帮助他将情绪稳定下来。

    姜维疯子一样从桌子后面跳了出来,朝着刘备深深的叩首。道:“臣无能,不能匡扶社稷,不能复兴汉室。臣、当不得陛下如此恩宠。”

    刘备也跪在地上,跪在姜维的面前。

    “将军,你不欠刘备什么,是刘备欠了你。若是将军不弃,请再饮一杯,备愿与将军携手,在地府存续我等的基业。”

    “得仁主如此,姜维更有何求。”

    有些浑浊的酒,咽在喉咙里,顺着喉咙一路流到腹郑滚烫的泪从眼角滚落,打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无论男女,都在这一跪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坚守,从生到死,都还信任着的名叫希望的光辉。

    这场景很震撼,更有一种莫名的渲染力。

    刘邦很想否认自己刚刚想要流泪的冲动,但他来不及去掩饰眼眶上的湿润。他是来蹭饭的,刘备从他那借走了最好的厨子,是要筹备今夜的晚宴。

    宴会什么的,最适合来维持彼此间的亲近关系了。生活时代的落差,所带来的除了那种相见时的激动与感慨之外,还会带来一种陌生。相隔几代的亲人,本质上和陌路人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纽带就是已经被稀释掉的血缘。

    这很不牢靠,尤其是对于皇家来讲。汉室虽未曾出现过父子反目的状况,但兄弟相残总还是有的,宗室造反更是屡见不鲜。如何保持前汉与后汉,还有季汉三者之间君臣的关系?刘邦很有心得。

    这份心得也是他今夜出现在这里的原因,虽然登场的时刻不是太对。

    一群跪在地上的鬼干脆连身都不用起,只消挪动一下膝盖,把方向对准到门口的位置,然后叩首大喊:“臣参见太祖高皇帝,陛下万年!”

    “呃…你们这是在敬酒?都起来吧,继续、继续!”

    刘备有点尴尬,自己这位祖宗进来的不是时候,的话也不太是时候。庄严的气氛已经被打破了,还怎么继续。眼睛转了转,扶着姜维一起起身,给他介绍道:“将军,这便是我大汉的开国太祖,高皇帝陛下。”

    “臣姜维,参见高祖皇帝!”

    姜维又弯了个腰,这次把他扶起来的是刘邦。领着他一道走到原本属于刘备的主位上,甘夫人已经早早的让出了位置,站在一侧,恭敬地给这位祖宗更换碗筷酒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