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公道(一)-《地府的五千年》
第(2/3)页
这四个鬼站在大殿里,没有了争吵,只剩下面面相觑。郭太后对邓艾与钟会有些不待见,觉得都是司马昭的走狗。邓艾跟姜维是老对手,和钟会有杀身之仇,他的冤案都是因为钟会的诬告。而钟会一方面和邓艾不对付,一方面又不太敢去看郭太后,他起兵反司马昭,借口就是郭太后遗旨,而这个旨意,当然从来没有存在过。
四个鬼里只有姜维在笑,笑的有些悲痛的味道。我知道是因为什么,他悲痛于计策的失败,未能重新光复已经倒塌的国家。他欢喜于眼前的情景,两个灭国的仇敌,皆因为他的计谋而惨死。还有那个敌国的太后,只能看着曹魏一步步落尽司马氏的口袋里,而无力阻止。
仇人的悲剧就是自己的喜剧,姜维是个很豁达的鬼,而有些遗憾的,就是他本身,也处在一场悲剧里。
出于避嫌,张良和刘恒都保持着沉默。虽说姜维的汉朝和他们的汉朝已经相差了四百年,中间已经灭国两次,但汉室的血脉是有脉络可寻的直线,他们还是不能涉及到对重要人物的审决中去。
负责主审这四个鬼的,是老五。这是个被我们扔给他的差事,老大没什么心情,他最近困扰在一项新的法门里,一直在研究,一直都不成功。我有些犯懒,冬春交集到一起的时候,绝对是犯懒的好日子。鬼谷子在忙碌着其他的事情,没有时间做别的。而玄女,大部分时候都还是那副冰山一样的脸蛋儿,叫她主审,想都不要想。
老五只能无奈的拿起妲己送到他面前的竹简,一一翻看台下那四个鬼的生平。这让台下的沉默又维持了小半个时辰。
直到他把成堆的竹简都依次看完,才拍了拍桌子,对台下的四人说道:“都别着急,一个一个来,郭氏,先来说你的问题,为何在判官府前滞留不去?”
郭氏弯腰拜了拜,道:“本宫心忧皇帝,故留在判官府前,寻新死之鬼,探听人间消息。”
“想要知道消息,没必要再判官府前驻足,奈何桥头有一望乡台,乃是九阎君怜悯地府生魂所设。你站在台上,可依据亲缘,观看人间景象。”
“本宫知道了,劳烦阎君遣人送我至望乡台。”
老五叹道:“人间种种、一死成空。你既然不愿去见亲眷,又何必执着于人间。我知道你心中苦涩,只是既然死了,应该要学会放下的。郭氏,去过望乡台之后,早些投胎吧,忘掉生前的一切,对你来说比继续在地府留居更好。”
郭氏点点头,答道:“多谢阎君指点,去过望乡台,本宫就去投胎,还请阎君开出文书。”
老五正要动手,却见老大手里飞出一根竹简,正落在郭氏手里。低沉的声音随之而来,说道:“去吧,别再回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