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召见-《地府的五千年》


    第(3/3)页

    世界上从来都不会有一成不变的事情,正如人间从不会有永恒不变的规矩。规矩、律令、体制。白了,都是群体之中,限制个体行为的工具。当这些工具无法再适应于群体的时候,也就意味着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了。凡事不预则废,不变则朽。这地间的道理尚且随着时间而有所转变,我们这些阎君,自然也不会做腐朽之辈。

    刘邦与司马师的第一次见面,场面并不大,只是安排在未央宫的一间书房里。

    书房的面积并不,但看起来却不大,只因为这间屋子里,四下都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是一卷又一卷装在袋子里的竹简,一颗的珠子被随意的镶嵌在一排书架的柱子上,看上去,有一些违和福深色的书架上镶着一颗白色的珠子,和一张雪白的纸上被染了一滴墨汁一样显眼,一样的让人看着不舒服。

    刘邦其实很少来书房,他没有那么喜欢读书。而且地府的书,也很难读的过来。诸子每个月都有点新的理论,被商人们买来誊抄出卖。诸子们拿钱去修整学宫,去吃用。而商人们拿书卖钱,赚取利润。一方得钱得名,一方名声虽然差一些,但得的钱也更多。诸子和商人,也算得上是各得其利。

    每当市面上有了诸子的新作,刘奭都会购置两份,一份存于所谓的禄阁,一份摆进这间书房。汉室的皇帝们有闲的时候,都会过来翻一翻,看看有没有什么有意思的东西。这书房和那座禄阁,大概是地府里藏书最全的地方了。地府没有类似于界书阁的建筑,阎君们没有看书的兴趣。

    神仙其实都没有这种兴趣,界的书阁也只是一种象征性的智慧累积。为这片地存一份清晰的脉络,不至于使后来者,对那些消逝的光阴一无所知。

    司马师并未抬头去看刘邦,下位者去看上位者,是一件很失礼的事。何况汉高祖的大名,在人间已有些神话,开国的君王,总是分外的受人尊崇。

    刘邦却并未显现出自己骄纵的一面,他此刻坐在桌案之后,面上挂着笑容,很像寻常人家的老伯。

    “你就是司马师?”

    “回高祖,卑下正是司马师。”

    “你不是我的臣子,何故称什么卑下。”

    司马师单膝跪地,道:“回高祖,卑下生于建安十三年,尚是汉室江山,自是汉民。既是汉民,自当为高祖臣属。”

    “你很不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