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日常-《地府的五千年》


    第(3/3)页

    曹爽的思绪有点飘,但没能飘太久,曹操的话把他拉了回来。

    “去背石头吧,背到投胎为止,曹真怎么就有你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唉!”

    当初怎么就非得把司马懿给逼出来呢?放他在外面老老实实做个隐士多好,那样就不会有今日之事。鹰视狼顾之人,果然会生出篡逆之心。忍了这么多年,这老家伙算是熬成精了,真希望自家也能出个汉和帝那样的人物,把大局再挽回来啊!

    想是这样想,但曹操对于自己的想法实在没有什么信心。两汉四百年,能够干掉权臣的皇帝一共就那么三个。刘病已、刘肇和刘志,其中干掉了权臣还没给国家埋下乱子的,大概就刘病已一个。魏国从建国到现在都没多久,怎么看也出不来刘病已那样的皇帝。

    如果人间的国祚真的被断绝,那他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地府的形势。司马家明显和汉朝有些类似的立场,都和他们老曹家有仇怨。现在魏吴加在一起,都要受老刘家的欺负,如果司马家再混进来,曹魏怕不是在地府还要再被灭一次?

    诸葛亮对老对手在人间的作为并不赞同,为人臣者,怎么能做下这等事来。不过曹魏的朝廷里发生这种,听在耳朵里貌似还是挺开心的。

    魏国乱起来,蜀汉才会有机会,姜维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遗志。刘禅爱玩一些没什么,只要不拖后腿,统一下,光复汉室基业就还有希望。

    在这个世界上,己方的领导不成器没关系,只要敌方的领导更不成器就行了!

    曹芳大概是没有机会来验证自己成不成器了,作为对手,诸葛亮无比了解司马懿的秉性,这个人绝不会给对手留什么反击的机会,做事要不不做,做就要做绝。

    司马懿死后来到草场几乎是一件必然的事,那么是否可以针对这件未来会发生的事做些准备?诸葛亮想了很久,终于有了一个主意。

    敲了敲桌上的地图,对刘备道:“主公,依我的判断,司马懿最后一定会选择这里,这块区域的地势很高,距离洛阳也足够远,周围几十里的地形都在向下走。草场没有比这里,更加适合司马氏的地方。”

    刘备点点头,对于诸葛亮的判断,他总是有一种不讲道理的信心。这么多年了,还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那就让云长带人去,五百名士卒,足以在半月之内完成这件事。”

    诸葛亮却摇头道:“不合适,让子龙去,带上几十人也就够了。离司马懿下来的日子还远,没必要急于完成,人多了消息也容易走露。”

    “好,那就听军师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