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赎人,献愍-《地府的五千年》
第(2/3)页
我们这些阎君的态度,基本已经被刘邦一伙给摸得差不多,动手是坚决抵制的,动嘴皮子是完全允许的。因此,类似东方朔这样善于用口的臣子,成了汉室的新星。
刘备也很希望自己手底下有这样的人才,庞统虽然厉害,但嘴皮子比起诸葛亮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诸葛亮还不算老,到死下来恐怕还要很久。刘备也不希望诸葛亮死的太早,这样靠谱的托孤大臣,在人间活的越久越好!
刘协死了,死的很平淡。五十四岁的高龄,已经是光武中兴以来,仅次于光武皇帝的长寿。但他却没什么开心的日子,任谁做了那么久的傀儡,大概都不会很开心。
刘协的死造成的动静并不,魏国的皇帝曹叡带着百官在殿上痛哭了一顿。魏国是受汉朝的禅让而建国,无论是出于本心,还是出于形势,该有的流程一定是要有的。子礼仪下葬,谥号孝献皇帝。
刘协一点也不喜欢这个献字,献字是上谥,博闻多能曰献,惠而内德曰献,智哲有圣曰献,聪明睿智曰献…..
但这个献字总是能让他想起禅让的事来,禅让对于曹丕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但对于刘协来,大概是这辈子最痛苦的事。
四百年的基业拱手让人,这其中的滋味,怎么会好受。当年秦王子婴请降于刘邦,大概也没比刘协禅位于曹丕的感受好到哪里去。
他更喜欢刘备给他追谥的愍字,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多像他这一生啊,在国逢难,在国连忧。
从判官府走出来的时候,刘协有些茫然。判官只通知了刘氏的祖宗过来接他,却没告诉他会是哪位祖宗。他不太想见历代的先帝,基业丢了,实在有愧于先祖。但他又想见见自己的父兄,这些年下来,他很想念这些至亲。
看守府门的鬼卒,怜悯刘协的一生,就请他到鬼卒们歇息的公房里去等。老刘家每次来接人,都需要几的功夫,草场到阎君城的距离太远,快马也得跑上几。
不过这一次有些例外,刘协才在公房里做了不到一个时辰,刘恒就找了过来。刘邦亲自给这个儿子写了信,要他来接刘协,刘协是个苦命的孩子,不快点接回去,万一觉得有愧于祖宗,自己跑了怎么办?刘邦觉得自己很理解刘协的心情。当初子婴从咸阳城里捧着玉玺出来的时候,那种表情,那种痛苦,始终都烙印在他的眼睛里。
这世界上有让意,就有人失意。祖宗们得意,子孙就很可能会失意。汉朝四百年的国祚怎么也不算短了,何况还没真的断绝呢,刘禅在成都不好好好地做着他的皇帝。国家的积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刘志和刘宏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不能指望着刘协来解决。何况刘协还是被董卓给架上去的,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局势,就算是换成刘病已和刘肇上,怕是也没什么好下场。对于刘协,汉室的皇帝们没有什么苛责的心思。
刘恒是看透了人间功业的鬼,对于刘协这个后世子孙,也表现的很友善。
笑着道:“我是孝文皇帝刘恒,高祖要我来接你,咱们走吧。”
刘协匆忙跪在地上,磕头道:“不肖子孙刘协,拜见孝文皇帝。子孙不肖,以致丢了基业,请太宗责罚。”
刘恒上前把他扶起来,劝慰道:“下大势如此,你又为之奈何。我不怪你,高祖也不曾有半点责怪的意思。你父兄都在高祖那等你,咱们到那边再细。”
刘恒抓住刘协的手腕,几步走出公房,脚下轻轻用力,便腾空而起,一路向草场飞去。
刘协带着惊吓问道:“太…太宗会飞?”
“嗯,我已脱了凡尘,成了神仙中人。你若是有兴趣,等见过高祖,可以去找孝宣皇帝,刘病已那有很多修行法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