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孝和-《地府的五千年》
第(2/3)页
对于老大他们定出来的新规矩,我意见很大…,人间每死下来的鬼无数,一万个里面有一个出意外的,我也要跑上好几个来回。不能因为我的法门特殊便可着我一个人用啊!
我的意见被否决了,理由是鬼卒们也不是没用的废物,不至于一个逃跑鬼都抓不回来,能躲开城隍府追捕的终究是少数,把我加进去也只是加了一道保险,避免出现城隍府无法处理的意外。
贯高开心于地府的悲悯,这样的地府才值得他为之效忠,为之做事。可开心之余也稍稍的感到有些苦味,洛阳城隍府管辖着洛阳城和周边几百里的大县城,每个死下来的鬼都在人间逗留七日。得安排多少鬼卒来处理这些事?人手不太够啊!
一方面安排鬼卒陪着刘肇回皇宫去看自己的葬礼,一方面抓紧给阎君殿上书,请求增派鬼卒。
不止贯高,全人间的城隍府判官都在给阎君们上书。
张良对此事早有预料,已经事先给太尉府下了令,调派鬼卒三十万,分赴人间各处城隍府。人间有一百多个郡,抛却州府,每郡不过是分到不到三百人,再分派到各县,就已经不剩下什么了。
地府有必要展开新一轮的征兵,一方面继续增加人间的值守岗位,一方面也要填补地府的常备军力。
鬼谷子搞定了这件事,秦汉的裁军,使地府凭空出现了几十万失业的鬼,现在正好全数收过来,重新训练一下就可以投入使用。
刘肇在鬼卒的陪同下,在皇宫里看了七。邓绥抱着刚刚过了百的刘隆在群臣的跪拜中登上了高高的丹陛,的龙袍套在刘隆这个娃娃的身上,显得幼稚可爱。
邓绥被尊为皇太后,正式临朝称制。人间开启了新的阶段,刘肇成为了旧日的回忆。
从皇宫回到城隍府,再次感谢了贯高。
贯高很欣赏刘肇,聪明、有礼貌,又年轻。这样的人很难不被喜欢。
刘肇享受了远超过他祖父和父亲的待遇,贯高独自送他下来,一路上有有笑,谈笑甚欢。贯高讲了很多地府的事,还有许多关于他那些祖宗的事。
“刘邦现在被罚去背石头,汉营目前由刘秀主事,你汉朝的历代皇帝基本都在那座长安城里了。只有刘恒和刘病已没有参与,依旧在地府任职。我建议你去寻刘病已,你们两个很像,而且他现在是九阎君的亲传弟子,代师传法,你跟着他,或许也有修行的缘分。”
刘肇把贯高所的都一一记下,谢道:“多谢大人指点,还未请教大人尊姓大名。”
贯高笑道:“你亲政前,窦太后对你多有限制,你没读过史书。等到后来亲政,我想你也没有时间看什么史书。应该没有听过我的名字,我叫贯高,是秦末的生人,汉朝初年赵国的国相。”
刘肇的确没有听过这个名字,他只读过班固所书的《外戚传》,重点学习了历代皇帝是如何干掉外戚,清理权臣的。亲政之后也只是听大臣讲了历代先帝的本纪,并没有深读那些史书。大臣们自然也不会提贯高这个人,毕竟是高祖皇帝的黑历史,没必要往外提,万一招的皇帝心烦,给自己记了账怎么办。
刘肇也没有追问,他已打定主意听贯高的,去孝宣皇帝那里安置。他对这位先帝有一种莫名的好感,大抵是因为诛杀窦宪时,从宣帝诛霍禹的事件中学习了很多手段。
按照贯高所言,汉室在地府的基业不,只是因为太能搞事,被阎君们给限制了,捎带着连秦朝也坑了进去。刘肇很聪慧的明白了贯高的意思。汉室在地府的基业再大,也不是正统,地府只有诸位阎君才能超然物外。
孝宣皇帝是阎君弟子,正统的延续,跟着孝宣皇帝混,才是最明智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