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状告-《地府的五千年》


    第(1/3)页

    刘奭被人告了,被一个平民百姓给告了。

    这个平民百姓叫王老五,王是他的姓,老五是他的名,他的大名就叫王老五。

    王老五是个农户,却是个识字的,不止识字,还会写。这样的农户,放眼整个大汉也不多见。

    他准备的很充分,足足三十卷竹简,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字。清一色的汉隶,方正儒雅。

    三十卷竹简上详细明了刘奭统治时期的种种过错,从民生到吏治,再到刑名。和刘病已时期做了种种的对比,最后的结论是刘奭政策不利,以至于许多他这样的百姓受苦。

    王老五恭恭敬敬的站立在大殿之中,阎君们在反复翻看他所献上的竹简。

    人间对于权势和财货的欲望,远远超过了上古时期,有权有势有钱的人家,在不停的购买土地,诸多百姓因种种原因卖出自己的田地,沦为佃户,沦为奴仆。

    而在王老五的呈报上,这一切,都源于刘奭对那些权势人家的放纵,源于刘奭那太过宽松的刑名。豪强不被治罪,恶徒被轻判,又蒙赦而还。

    国势虽盛,百姓却无一点轻松,四方宾服,百姓却心中不服。

    阎君们很苦恼,帝王是个很特殊的存在,一举一动都可能对全下产生影响,但却又非帝王心中所愿。单以刘奭来,他甚至根本不会知道自己的一些选择会导致民间产生什么样的变化。他不是他父亲那样从民间长大的君王,体会不到民的辛酸。

    刘病已只是一个极少数的个例,从五帝以来,人间的君王出自民间的,只有刘邦和刘病已,而刘病已也有一个皇室的属籍。民很少居于庙堂,而庙堂离民太远。

    帝王的过错很难讲的清楚,尤其是刘奭这种心思不坏的帝王。好人未必是好皇帝,而好皇帝也很少会是一个好人。

    每个阎君都皱着眉头,王老五所书,有理有据,没有一点过当之处,但竹简上所列出的过错都是过,没有一件直接导致恶果的大罪,如果为了这些过错把刘奭重判,扔进地狱,未免太过,可若是置之不理,又有违地府公地道的准则。

    老大沉吟了许久,才道:“诏刘奭来吧,让他自辩一下,然后再看怎么处理。”

    我们都表示同意,殿前的鬼卒快速的跑出去,去宣召刘奭。

    刘奭一头雾水的接到了鬼卒的传话,有人把自己给告了,阎君殿让自己过去自辩?我活着的时候是皇帝诶!哪有皇帝受审的道理。

    刘病已叹了口气,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真是叫他心痛,做皇帝做到死后被自己统治时的百姓告,还找得出第二个么?

    “还愣着干什么?去啊!阎君们一向公正,不会冤枉你。”

    对着刘奭轻轻踹了一脚,刘奭这才跟着鬼卒往阎君殿跑。

    许平君掐着刘病已的胳膊拧了一个半圈,刘病已疼的叫出来!

    “对奭儿态度好一些!我不在人间的时候,你也这样对奭儿打骂的么?”

    刘病已听得许平君如此,连忙辩白道:“怎么可能,我对他很好的,他是你我的儿子,我怎会对他不好。”

    许平君见他焦急,才松开手,笑道:“谅你也不敢!”

    刘病已跳着脚揉着自己的胳膊,太疼了,也不知道她是从哪学来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