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转瞬-《渊宇谲辰》


    第(3/3)页

    这一日,初夏的阳光似揉碎的金箔,慵懒地漫过西河书院的青瓦白墙。琉璃瓦在光影里泛着温润的柔光,将飞檐翘角的轮廓晕染得愈发雅致,连墙根下丛生的青苔都似被镀了层浅金,为这座千年学府添了几分暖意。书院正厅内,檀香袅袅缠绕着案上卷册,大先生公孙钺端坐于梨花木案前,指腹轻轻摩挲着手中泛黄的古籍——那纸页边缘已起了毛边,墨痕也有些淡褪。他眉头微蹙,指节不自觉地收紧,目光落在书页间的批注上,似在斟酌字句,又似在思索更深沉的心事。

    片刻后,大先生公孙钺缓缓抬眼,目光越过案上的砚台,落在了阶下身姿挺拔的姬炎身上。晨光从雕花窗棂间漏进来,恰好落在姬炎肩头,将他玄色衣袍的暗纹映得清晰可见。见少年脊背挺得笔直,眉眼间虽带着几分青涩,却藏不住骨子里的坚韧,公孙钺心中暗自慨叹:此子不仅过目不忘,更难得在逆境中仍存赤子之心,上次论及兵法时的独到见解,连老夫都要侧目。若只困在书院这方天地,未免可惜了这般天赋。他指尖在案上轻轻叩了两下,心中已有了决断:不如让他下山历练一番,既能让他在尘世中打磨心性,也能看看他能否担起更大的责任。

    “姬炎,”公孙钺的声音沉稳如古钟,打破了厅内的静谧,“现有一事,交予你去办。”

    姬炎闻言,上前一步,双手抱拳躬身行礼,声音清朗有力:“弟子遵命!”起身时,他瞥见公孙钺眼中的期许与信任,心中涌起一股热流——这不仅是任务,更是先生对他的认可。

    第二日天未亮,姬炎便收拾妥当,他踏着晨露离开了西河书院。山路蜿蜒,晨雾缭绕,他却脚步轻快,如展翅的雄鹰终于挣脱巢穴的束缚。

    返程时,姬炎行至书院附近的市集,一阵清脆的“哗啦啦”声传入耳中。他循声望去,只见路边小摊上,一架五彩斑斓的风车正迎着微风转动——红、黄、蓝、绿、紫五种颜色的纸叶层层叠叠,边缘缀着的银铃随着转动轻轻作响,像孩童欢快的笑声。刹那间,公孙蕊婷那张粉雕玉琢的小脸浮现在眼前,想起她每次见到新奇玩意儿都眼睛发亮的模样,姬炎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小师妹见了这风车,定会开心死了。”他笑着自语,毫不犹豫地掏出铜钱买下风车,小心翼翼地握在手中,仿佛握着一件稀世珍宝。

    终于,西河书院的大门映入眼帘。姬炎加快脚步,想着待会儿见到小师妹时,她惊喜的模样,连脚步都轻快了几分。可就在他即将踏入书院大门时,一道身影跌跌撞撞地从里面奔了出来,正是大师姐公孙婕妤。

    只见公孙婕妤发髻散乱,原本整洁的衣裙沾了不少尘土,脸上满是泪痕,眼眶红肿得像核桃。她看到姬炎,眼中先是闪过一丝光亮,随即被更深的绝望吞噬。她踉跄着扑过来,声音嘶哑得几乎不成调,每一个字都像是从喉咙里挤出来的:“蕊婷……蕊婷她……”

    姬炎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心中猛地一沉,一股不祥的预感如冰冷的潮水般将他淹没。他紧紧攥着风车,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声音颤抖着问道:“大师姐,小师妹她到底怎么了?”

    “妹妹,她不在了……”公孙婕妤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那哭声撕心裂肺,听得人肝肠寸断。

    “轰”的一声,姬炎只觉得大脑一片空白,仿佛被惊雷劈中。他站在原地,浑身的血液都似瞬间冻结,耳边只剩下公孙婕妤的哭声和自己沉重的心跳声。他下意识地低头,看着手中的风车——那五彩的颜色此刻竟变得无比刺眼,像是在嘲讽他的满心欢喜。

    突然,姬炎手指一松,风车“啪”的一声掉在地上,银铃还在轻轻晃动,却再也发不出悦耳的声响,只剩下无尽的悲凉。一阵天旋地转袭来,姬炎眼前发黑,若不是扶着身旁的柱子,几乎要当场栽倒。他望着书院深处的方向,心中只剩下一片荒芜。

    姬炎怀着万箭穿心般的悲痛,脚步踉跄地来到了大殿中,只见公孙蕊婷静静地躺在那里,往日那灵动的双眸此刻静静地闭着,白皙的脸庞上还残留着淡淡的微笑,仿佛一朵娇艳的花朵在风雨中凋零。

    不久,姬炎来到了梦碎湖畔的柳树下,一阵微风吹过,一条带着斑斑血渍的鹅黄色丝带,孤独地挂在树杈上随风飘动。姬炎缓缓伸出手,颤抖着取下丝带,他的眼神中充满了伤心,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出凶手,为小师妹报仇雪恨!他将丝带认真地收好,如同收起了一份珍贵的承诺。然后,他缓缓蹲下,将手中那已经破损的五色风车轻轻地插在树下。风车在风中微微颤动,仿佛是公孙蕊婷那天真无邪的微笑。

    夕阳的余晖洒在梦碎湖上,姬炎静静地站在柳树下,望着那波光荡漾的湖面,心中五味杂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