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次兵部尚书沈阔派了两名武将前来,一个叫霍天昊,一个叫谢林。 霍天昊是朝廷的人,谢林则是西州一名校尉,两人一起负责这次押运。 与霍天昊一起来的还有两名炼气六层的高手,都是皇帝从修士军队的明卫里调派的,足见其重视。 此外还有三千名士兵与上千辆粮车,光迎风村外就有一多半,浩浩荡荡,极其壮观。 当日,宁远泽便下令全县收土豆。 即便还在过年,众人也不敢耽误,而且卖了土豆还有钱拿呢。 迎风村的村民们也赶着收土豆,这一季家家户户都种得很多。 如陈庆福家,种了十多亩,一些田地少的至少也种了两三亩,想全部收获可不是件易事。 霍天昊与谢林便让将士们一起帮忙,有这几千人加入,不到两日全县就收获完毕。 然后就是称量,这又花了不少时间。 所幸结果喜人,平均亩产竟然达到了6500多斤,全县土豆总量超过二百五十万斤! 即便霍天昊与谢林早有心理准备,依然为这个数量惊喜不已。 土豆越多,能送去边关的就越多,将士们就不用挨饿了。 皇帝让征收总量的八成,那就是两百万斤,这么多粮草,二人都担心带来的粮车不够。 “皇上有令,征收土豆总量的八成,且价格不得低于小麦,所以是六文钱一斤。” “希望各家各户都按照这个比例计算好出售的量,不能多也不能少,银钱少不了你们的。” 最终价格报出,有人欢喜有人愁。 欢喜的是朝廷还给钱,愁的是这价钱比想象中低了一些。 尤其迎风村的村民,他们还没卖过这样的低价,以前最少也是十文钱一斤呢。 这时候就轮到陈杰上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最后村民们都表示理解,这些是送去给边关将士的,没有将士们的保护,哪有他们的安宁? 且说即便是六文一斤,他们也能赚不少了。 全村赚最多的自然是萧迎,她除了村里那些田地,还有山里的。 百姓们上交七成给她,她手上起码有二十万斤,出售八成也有十六万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