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早朝,宁丞相刚说完折子上的内容,皇帝就赞了三声好,整个朝堂的气氛也瞬间活络起来。 “皇上,这是我月国之福,万民之幸啊!” “是啊皇上,这水泥、拼音、火炕……哪一件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这位萧孺人实乃大才啊。” “没想到区区一介妇人竟有这等本事,实在让人刮目相看。” “萧孺人?可是前不久贡献出土豆的那位?这么快居然又立功了?” “……” 一时间,文武百官也兴奋起来,议论纷纷,惊叹不已。 唯有大理寺少卿周鸿与礼部尚书齐玉平面沉如水,甚至咬牙切齿,万万没想到那个萧迎还有这等本事,这么快又弄出了这么多好东西。 那个女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有这样的智慧与能耐? 两人不约而同都生出浓浓的危机感,这一次,萧迎怕是又要得到封赏了。 虽说再怎么封赏也就是个诰命,品级也比他们低得多,但一定会被皇上记住,这可是很不妙的事情。 萧迎越露脸,以后想对付她就越麻烦,二人都微微皱起了眉头。 “皇上,这水泥若真如所说那般厉害,能够替代糯米灰浆,那无论边关还是各大城镇以后都不必再为修建城墙而烦恼了。” 当即有武将上前一步,眉眼间都是喜色。 “以后咱们就能把边关的城墙修建的高高的,让敌人想闯都闯不进来!” 又有人说道:“何止是城墙?还能铺路搭桥、修房造屋,这些可都是关乎民生的大好事。” 有与丞相不和的官员冷笑道:“谁知道宁县令是不是夸大其词?区区一乡村妇人,真能弄出这样的好东西?莫不是有人为了立功,故意博人注意吧?” “微臣倒是觉得即便真弄出这样的好东西,宁县令也该第一时间上报,而不是私自修建工坊生产,这将皇上置于何地?” “皇上,微臣以为拼音万万不可推广,如此取巧走捷径之法,不是我辈读书人应该做的。” “皇上,微臣也认为拼音不可推广,否则识字的人一多便容易生乱,不利于管理。” “呵呵……你们几个老东西,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打什么主意!不就是担心拼音降低了读书门槛,让更多寒门子弟能读书识字,怕威胁到权贵世家子弟?” “皇上,连柳云哲柳大儒都用拼音注解了三册启蒙书籍,可见是极为支持拼音,微臣认为就该大力推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