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她思索如何对付玉千离时,宁远泽与宁远辰那边则在议论着她。 原来应衡从上京赶回来了,告诉了二人宁家的决定,且宁乐殊马上就要来云安县。 “如此最好不过,四弟,看来咱们很快就要多出一位表姐了。” 宁远辰满意一笑,没想到家里会想出这样的办法,双胞胎,倒真是个极好的主意。 宁远泽也为萧迎感到高兴,只是也存着一抹忧虑,不知表姐愿不愿意认祖归宗? 按理说没人会拒绝这样的好事,即便表姐是九品孺人,但相较于侯府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看。 可他总觉得表姐与寻常人不同,未必就愿意屈居于高门大院里。 “明日表姐的书院开学,咱们一同去看看吧。” “正有此意。” 十月十五。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陈家村的书院在一片欢腾中正式开学! 由于书院是萧迎出资所建,因此由她取了名字:迎风书院。 显然,与她的铺子乃是同一系列。 一大早,就有数百人堵在书院门口,男女老少应有尽有,皆是满眼期待与欢喜。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陈家村的村民,此外也有一部分来自附近几个村子。 这几日经过宣传,附近几个村子乃至镇上的人都知道陈家村新建了一家书院。 不仅宽敞漂亮,束脩还比镇上低了一截。 书院的夫子也不少,虽说没有举人,但秀才有好几个。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秀才就已经是高不可攀的读书人了,给孩童启蒙绰绰有余。 更让众人震惊的是,这座书院据说还招收女学生,且单独修建了一座女学生的教学堂,还有两位女夫子。 对此,说什么的都有,且大多数都是嘲讽与不理解。 送丫头片子去读书,那不是浪费钱吗? 丫头片子读了书能做什么?早晚还不是要嫁人,又不能考科举,留在家里还能帮忙干干活。 有人甚至觉得萧孺人颅内有疾,当然,这话只敢在心里想想,没人敢说出来。 也有人十分心动,回家商议之后决定将自己儿子送去迎风书院,算下来每年能省好几两银子的束脩呢。 也因此,这几日前来报名的多达二十几个,且都是男孩。 李清风只好临时增加了数张桌椅,规划出第四间男子学堂。 这几日,书院也对外招收夫子,还真有几位秀才前来报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