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到了元朝,虽然在原大理国境置云南行省,且先不说元朝仅仅维持了七十余年,元朝对地方的控制力也不行。 到了明朝,明军虽然攻占了云南,但是对云南的收复、治理,归于中央直辖下的再华夏化,是一项极其艰难的任务。 其难点主要并不在于扫清蒙元残余势力,而在于其本土分裂势力。 参考安南。 秦朝、汉朝、唐朝时期,中央政权都对安南地区进行过行政管辖。 后来朱老四虽然收复了安南故土并且置省管辖,但是由于安南独立了四百多年,其内独立势力极为强大,叛乱此起彼伏。 到明宣宗宣德三年放弃安南,撤销了行省。 虽然嘉靖朝明军又入安南,迫使安南国王将土地册及户籍献于大明,成为名义上的属地。 但他们始终自己有国号,不认同自己是大明。 乃至二十一世纪,人家还是个国家,更不认可。 原因就是没有教化,让他们没有在思想上有认同感。 辽东亦是如此,数百年没有掌握,不识汉字,个个都听酋长的,朝廷实难控制。 还有西域。 后面清朝虽拿下了新疆,却是经过三代人近百年的努力,将准噶尔汗国彻底亡国灭族了才有的新疆。 人基本全被杀光了。 明初明将云集,武德充沛,开疆拓土打下土地很简单,难的是治理和守住。 劳师远征,打下没几年后再叛乱,纯粹是浪费国力。 虽然明朝对云南、贵州的建设和掌控力,是先前历朝所未有的。 但朱允熥仍不满意。 必须上软实力,统一价值观,进行永久管理! 他决定对云、贵、川大力推行教化,建立儒学社学。 教化之事,由礼部主管,朱允熥即谕礼部:“边夷土官,皆世袭其职,鲜知礼义,治之则激,纵之则玩,不预教则难以化。 应于云南、贵州、四川边夷土官皆设儒学,使之知君臣父子之义,而无悖礼争斗之事,此仍是安边之道。” 刚刚对云贵地区进行过大移民,再配合教育,很有搞头! 朱允熥一切的准备,皆为将来备战,开疆拓土! 若是后方不稳,谈何打出去? 说起教育,朱允熥想起了昨日有武官上奏。 言说有些武臣去世,后代年幼无人照料,只是寄养在锦衣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