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帝王之道-《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第(2/3)页

    宋国公府。

    “他活该!”

    客厅内,宋国公冯胜冲着门外:“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闹事,他是怎么想的?”

    说完,气得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大口喘气。

    蓝玉曾跟过冯胜,且两家有着一层亲戚关系。

    蓝玉要是栽了,冯胜肯定逃不了。

    “老国公息怒!”

    定远侯王弼出言安慰:“好在吴王殿下出马,想出这么一出发落凉国公,应该无碍了。”

    他是人间清醒者,看透了朱皇帝的这步棋。

    冯胜红着眼没好气地道:“吹半个时辰的西北风就想消灾避难?陛下什么人你们不清楚?”

    当年大宁之战,冯胜是征虏大将军。

    因为副将军蓝玉掀桌子,郑国公常茂拔刀砍人,冯胜为求自保上奏女婿常茂激变,导致翁婿关系恶劣。

    事后冯胜和女婿常茂在京师互相推诿,常茂被流放,冯胜被收了兵权,从此再没有统帅过大军。

    所以冯胜深刻领教过朱皇帝的无情。

    景川侯曹震说道:“大将军国之干城,陛下倚为心腹,即便处置应该也是轻的。”

    舳舻侯朱寿叹了口气:“只怕有些人会抓着大将军的事不放过。”

    他指的自然是文官们。

    “大将军岂是区区袁泰之流所能撼动?”

    “那可不一定,想想韩国公李善长。”

    众人一时沉默。

    李善长就是被一群后起之秀的文官们给搞死的。

    本来朱元璋是不想杀李善长的,耐不住被人频繁点炮。

    毕竟李善长是太师,早些年为朱元璋扫过盲,教了他很多东西。

    沉默了片刻,定远侯王弼说道:“为今之计,我们只有拥护吴王殿下,方能有机会扭转局面。”

    他们想要在朝中有几张嘴替勋贵们说好话,需要文官帮忙。

    但勋贵不能与文官走的近,更何况眼下淮西勋贵与文官集团势如水火。

    想要破局,只有吴王能办到!

    他可以结交一些文官!

    朱允熥虽是亲王,但却不是藩王。

    冯胜显出一点笑容:“吴王殿下自由出入武英殿和华盖殿,时时能与陛下接触,有吴王殿下,我们的局面会好很多。”

    王弼点头:“当然,最好能尽快让陛下册立吴王为皇太孙!”

    “对对对,若吴王若是当了皇太孙......”

    众人会意地大笑。

    “国公爷!”

    一个武将走进客厅。

    凑上前对冯胜去低声说话。

    冯胜一振,忙问:“真的?”

    那武将点了点:“是吴王殿下传来的口信!”

    “怎么回事?”王弼颇为担忧。

    冯胜叹了口气:“陛下要将我们调往中原练兵。”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命颍国公傅友德、宋国公冯胜、定远侯王弼等人前往山西、河南练兵,分驻各地。

    ......

    乾清宫,暖阁。

    “皇爷爷。”

    朱允熥走了进来。

    一看,老朱正埋头龙案,奋笔疾书批阅奏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