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只是,终究没能救下太多人。” 朱樉有些担心的看了看朱肃,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老五,今日想来贼人不会再攻城了。” “你且回城门楼休息,莫要在此受风,早膳还没用过呢。” “……嗯。”朱肃点点头,眼见贼人们已出了射程之外,复退入建好的营寨之中,便和两位兄长一起进了城门楼。 …… 城中,负责居中安民的罗贯中正聚集动员了一众城中文人学子,随时准备以学子们四散安民。朱肃深知这些尚有热血的读书人们的力量,更何况,在这个时代,识字的读书种子们,在大字不识的百姓们心中,更有一种强大的影响力。 将他们组织起来安民,效果甚至比举大兵弹压更加好上许多。 罗贯中见到了身上仍帯血气的狗儿,不无担心的问道:“小公公随侍殿下,怎么还沾了血?” “听闻城东与贼接战,殿下可无恙么?” “殿下无恙,我特奉殿下命令,来寻罗先生做一桩事。”狗儿道,说罢将朱肃的吩咐,并方才发生的事对罗贯中和盘托出。 “……不想竟然有此义士!”罗贯中听罢之后,不由得击膝赞叹。“这位书生年纪虽轻,却不愿从贼所愿,高喊圣人大义而死。” “我辈读书人心向往之!我定为其编撰故事,让天下人皆知大明有此勇烈之书生!” “殿下还作了一诗,要先生一并传知。”狗儿从怀中珍而重之的拿出那张纸,双手要递给罗贯中。 “哦?殿下有诗作?”罗贯中身旁,被知府魏观请来,与罗贯中一同坐镇的大儒高启闻言精神顿时一振,接着整个人不由自主的起身迎向那薄薄的一张纸。 “殿下至苏州府,还未曾作过一首诗,吾深以为憾,不意今日竟然有幸得闻!”高启张手欲接,又突的意识了过来,“罗老友,快打开看看,殿下作了什么诗作?可是有感于方才的铁马金戈?” “你这诗痴……”老罗颇有些好笑。“待我看看,殿下又作出什么大作……”说着,打开了那张对折起来的纸页。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