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有时末学总有错觉,自己彷如始终活在殿下才学的影子之中……” “惭愧,惭愧……” 罗贯中面色自嘲,饶是朱肃脸皮厚如城墙,此刻面上也是微微一红。 天地良心,自己一开始可真没想抄这三国。 最初只是把三国故事讲给自家妹子逗乐,谁知后来被大哥朱标听了去,大哥有所要求,自己也不好不讲。 后来知道罗贯中已经写出了三国了,自己再用起来便也没了顾忌。了不起声称是无意中看得的。可谁知罗贯中此时的三国,竟然只写到前十二卷? 没法子,自己只得冒领了后面的章回数,说成是自己“续写”。现在被正主用这样的目光看着,哪有不尴尬的? 再过上几年,杨慎、唐伯虎出生之后,不会也觉得自己生活在我的阴影里吧……朱肃带着些恶趣味的想。 “殿下之才,确实百年难见。”一旁,陪坐的高启也出言道。 “以我之见,殿下即为我大明文坛大兴之兆!” “我平素倒也作些歪词,只是与殿下的《临江仙》、《一剪梅》一比,实在是落了下乘了!” “启此生别无他志,只愿遍集我大明足以传世之诗词,将其汇为一刊,使天下知我华夏文道仍存。我大明文风之盛,当不弱于唐宋。” “今日厚颜求魏知府引荐,只求殿下可有未传世之诗词,请予在下一观。” 说罢,便起身对朱肃躬身作揖,状极诚恳。连带着魏观、罗贯中并在一旁自顾自吃酒的常茂,都朝朱肃看了过来。 “呃……这,在京中之时潜心他事,并无什么新作……”朱肃找借口规避。 “还有什么事务,能比我华夏文坛再兴更为重要的?”高启一脸的不可置信:“有如此诗才,怎可荒废于俗务?” “要不,殿下现吟两句也可……” 得,这又是一个诗痴。好不容易将方孝孺那厮忽悠往哲学方向去了,竟然又冒出了一个高季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