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姚哥你抓紧时间调整状态,最后阶段我们需要你在油漆区内一锤定音。” 暂停的时候,李衍制止了想要上场的姚明。 比赛还有不到5分钟,时机还没有到。 中国队还有王治郅和丁锦辉两个内线,但是论护筐能力没有人能取代姚明。 最后阶段,只要姚明留在场上就是对美国队的威慑。 “我可以跟阿联打挡拆,此外还需要有体力可以跑起来的三个人。” 李衍解释道:“我们要在防守端给美国队制造一些麻烦,实在不行可以犯规。” “犯规要坚决,大不了给他们两次罚球的机会。” “进了我们也不亏,他们丢一个我们就赚了。” 在李衍的鼓劲下,中国队的士气很高。 李衍承担了绝大多数责任,拆解给到他们的任务并不是很难。 打得强硬一点,不行就犯规!这听起来并不是很难,大家感觉自己可以做到。 相反某些超级球星输了比赛,最后把责任归咎于角色球员不够给力。 遇到这样的大哥,角色球员才真是日了狗了。 比赛继续。 中国队场上阵容:陈江华、李衍、易建联、王治郅、丁锦辉。 除了丁锦辉是个工兵球员外,陈江华和王治郅的特点都是攻强守弱。 特别是王治郅,虽然有214Cm的身高,但是他却一点都不擅长护筐,篮板球能力也不足。 排上这样一套阵容,中国队显然是打算以攻代守。 至于防守端。 体系啥的都先放一边,靠激情顶一顶,大不了犯规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相比于先让姚明燃尽,李衍这次选择留一手底牌增加容错率。 这就是人性。 跟08年奥运会相比,中国队已经不算光脚的了,大家都想稳一点。 哔!哨音响起,比赛继续。 美国队那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