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紧随其后的便是郑东升。 很快头顶的大屏上给出了大家的成绩。 李衍,10.11秒! 苏炳添,10.20秒! 郑东升,10.40秒! 李衍抬头看了一眼,还行,第一次就达到了奥运A标。 苏炳添的情绪则有些复杂。 一方面,在节奏被打乱的情况下,跑到10.20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 这甚至要超过了他10.21的个人最好成绩。 另外一方面,奥运A标是10秒18,自己距离达标就差一点。 苏炳添的目标就是能参加伦敦奥运会,差了0.02着实有些遗憾。 不过苏炳添调整得很快,他给李衍送上了祝贺:“衍哥,你太厉害了,一下子就打破了全国纪录。” “啊?”李衍惊呆了:“全国纪录这么好破吗?” “额……”苏炳添整个人都凌乱了:“衍哥,主要是你太优秀了。” “低调,低调!”李衍拍了拍苏炳添的肩膀:“苏神,你也可以的。” 在李衍跟苏炳添说话的时候,很多运动员和教练员都过来跟他打招呼,媒体们也迫不及待地围了上来。 这就是实力。 李衍已经是体坛当之无愧的一哥,但到了短跑的赛场上,一开始运动员们都不看好他。 很多人都认为李衍是体育局搞过来增加人气卖票的。 现在,在铁一般的现实面前,李衍获得了所有人的崇敬。 竞技体育实力为尊,哪怕这是李衍参加的第一场比赛,但现在李衍就是全国记录保持者,是中国第一个达到奥运A标的男人。 某种程度上,竞技体育跟修仙小说一样,年龄资历在实力面前不值一提。 实力不行的时候,就是小辈;实力相当,就是道友;实力遥遥领先,就是前辈和老祖了。 现在,李衍老祖的名号已经不仅仅是在篮球领域了。 从现在开始,男子100米第一人易主了。 看台上,看到成绩后观众们也在议论纷纷。 “衍神轻松拿下第一,就是成绩不怎么样。” “确实都没有跑进10秒。”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