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如果进攻方使用极限进攻,防守组压根就不能形成有效的针对。 不过问题也同样明显,那就是进攻组同样也容易忙中出错。 而这一次伊森的在场上的站位非常特殊,他替换的是游位。 这是个拖后的防守位置,一般是在线卫和安全卫的中间,起到承接的作用。 游位游位,从名字也能看出来在场上是相对比较自由的。 伊森选择了一个非常极端的靠前站位,算是在自己背后的深远端给对手留出了空挡。 而斯巴达人的四分卫无疑也是非常聪明的,立刻改变了战术,选择高空轰炸深远端。 伊森可以说是“失误”的走位,直接让对方推进了20码。 在几次没有建太多建树的进攻之后,对方的四分卫再次选择了高空轰炸,又一次拿到了大码数。 此时斯巴达人距离诺曼人的阵区只剩下了区区19码。 毫无疑问这是个得分进攻。 随着对方的推进防守阵线也再次压缩。 伊森再赌,赌一个机会。 第一次得分进攻,安全卫在最惊险的时候打掉了对方手中的橄榄球。 传球失败。 第二次得分进攻,对方剑走偏锋,明明在距离阵区已经足够近的情况下,选择短传递球,让跑卫发起冲锋。 而在越过启球线之前,对方的跑卫来了一次回传。 四分卫再度拿到球,这个时候几个诺曼人的防守队员已经被其他队友彻底的拉开。 四分卫的眼前可谓是一片坦途。 他选择持球冲锋,却遇到了本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游卫。 而这个游卫并未是一般的游卫,而是伊森·奥康纳。 他赌对了。 他是四分卫,所以更加了解四分卫。 对方在这个时候倒也没有任何改变线路的想法,只能硬着头皮朝着伊森冲过来。 而在一对一防守中,伊森还从来没有弱于过谁。 几乎是直接将他撞得一踉跄,手中的橄榄球顺势从怀中脱离而出。 “掉球!” 马特米伦狂喊。 接着就看到伊森一骑绝尘大步流星的身影。 比分差距只剩下七分。 时间还有最后两分半。 刚好可以容下最后一次极限进攻战术。 托马斯转身,不敢再去看比赛场中的情况。 而鲍勃拉杜塞尔,倒也跟着做了一个转身。 倒不是害怕,也不是愤怒、拒绝。 而是深深的疑惑、迷茫。 他不知道自己哪里没有做到,明明已经将战术准备到极致,进攻端有极限两分钟进攻防守端有动态覆盖,这两样都是现在高中球队压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身体方面,他也做到了最大可能的弥补。 尽管仍旧与伊森有一定的差距。 但这个差距已经不大。 明明可以赢得,明明可以赢得。 为什么,做不到? 与伊森类似。 鲍勃拉杜塞尔也是个偏执的家伙。 对于胜利有着近乎疯狂的追求。 他厌恶失败,拒绝失败。 所以才会不眠不休的准备战术,所以才会发了疯一样研究对手。 这一刻,拉杜塞尔的信念毫无疑问开始崩塌。 而在2分10秒后,他听见了现场观众发出的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听到了现场主持人大声念叨着伊森奥康纳的名字。 为什么? 拉杜塞尔脚步有些踉跄,最后直挺挺的倒了下去,陷入昏迷…… 1W8奉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