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七章 都是哥们儿-《割鹿记》


    第(2/3)页

    加上崔氏自己的私军,他很快就集结了一万两千多精锐军队,其中七千骑军,然后直接朝着黔州就去了。

    这种调动几乎完全就是明牌,尤其是崔愿的大军到了泸州时,几乎大唐所有军方人员都看得出来这支大军就要进攻渝州。

    但太子在岭南得知这样的军情之后,却又暴露了他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手底下的幕僚和将领的自主权根本不够。

    之前大军的调动,都需要太子的同意,也就是说,太子是整支叛军的统帅,但他并没有放权给黔州至江陵沿线的任何一名将领,他没有在黔州、夔州和将领一带设置一个军方机构,在紧急军情时可以调度大军。

    这其实无形之中也暴露出了一个太子的人格缺陷。

    他没办法用人不疑,不肯轻易的信任手底下这些将领的能力,更不放心将军权交给这些将领。

    结果黔州、夔州、江陵这一条线上的太子军队的将领都急得要命,却还要等待太子的命令。

    消息传递到岭南的桂州,再等到太子从桂州传递紧急军情回来,这一来一回就得十来天。

    这种情况在很多边军将领看来简直就像是笑话。

    边军将领在边关因为紧急状况而需要大量调兵,难道还需要先行通知长安?

    自己有个极为重要的要塞在被攻击,那赶紧调军队过去,打完再说。

    甚至有的将领带军队杀出去,打了一两个月仗了,长安或许还未必知道他打去了哪里。

    但太子的军队现在的确没有任何一名将领能有这样的自主性。

    等到太子自己反应过来,无奈之下任命坐镇夔州的将领霍问鼎暂统黔州至江陵的兵权时,霍问鼎从夔州急调兵马过去都来不及了。

    崔愿的大军已经接近渝州。

    渝州仓促之下囤积的军队不过三千,无奈之下,渝州的太子守将魏光明只能毁断渝州城外陆路通道,毕竟渝州城也是座山城,或许能够重复一次潭州的奇迹。

    只可惜崔愿根本不搞太子那一套。

    渝州的军队一龟缩在渝州城里,他根本打都不打,只是尽力封锁水运通道,以免太子的援军从水路给渝州城补给。

    渝州城本身就不大,军队收缩在渝州城里,又毁了渝州城往外的陆路,崔愿索性又在损毁的路段外设置了些道障,放了些兵马。

    结果崔愿只是放了一千多兵马,反而将太子的这三千兵马堵在了渝州城里。

    他的大军接着直接分成两路,一路沿着乌江进攻武隆、彭水,一路沿着南州、播州朝着黔州进逼,沿途都扫荡太子的库房,乌江蛮的部落以及他们控制的盐田和盐仓。

    这简直要了太子的老命。

    和明月行馆枢密院料想的一模一样,太子新任命的将领霍问鼎只能反向将江陵和夔州的军队抽调去黔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