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贾政赞赏-《红楼第一狠人》
            
            
            
                
    第(3/3)页
    贾琏想了想道:“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又问:“可使得?”
    贾政听后瞅了贾琏一眼:“你这倒是像下过几次场似的!”
    贾琏有些想偷笑,暗道:“自己不过是摸到窍门而已。”
    贾政却是越来越精神:“再承题试试!”
    贾琏也就因此在屋里踱步思索起来,贾政则一直看着他。
    一时,贾琏想到后就道:“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
    不待贾琏问,贾政就先脱口而出道:“好!”
    接着,贾政笑道:“你若肯早这么发奋,只怕已鸿胪唱名!”
    随即,贾政就又问:“可知道其中关键了?”
    贾琏点头:“代圣人立言,不能臆造非朱子注外的圣人义,而抒发己见。”
    贾政笑说道:“难得,琏儿你有学者的慧根!”
    贾琏拱手:“老爷谬赞,侄儿只想知道能不能下场。”
    “尽快下场!”
    贾政说着就叹道:“我贾府到现在还没有科第出身的官呢,东府大老爷(贾敬)虽中了进士,却归了道门。”
    非科举出身的官员很难做到九卿以上。
    贾政现在已经因此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贾府的门生们因为是科举出身,而一个个开始官位比自己越来越高。
    而此时,贾政因为得知贾琏的天分不错后,心里也就开始期望着贾琏可以科举出身,成为第一个位列九卿以上的贾氏族人。
    说着,贾政就又问:“你是何时想着举业的?”
    贾琏回道:“回京的路上。”
    “那倒是可惜,你若早些觉悟,还能请教请教你林姑父。”
    贾政说后就下定了一个决心,走到书房里面,取出藏在一花瓶里的钥匙,且打开了一书柜,然后拿出了一由蜀锦包裹的一册书来,递给贾琏,笑道:
    “不过也无妨,他中探花郎后,把自己准备秋闱和春闱时选的时文集注解且总结出了一套方法,也给我贾家刻印了一份,当年东府大老爷就是靠此折桂唱名的,后来交给了我,原意是要让我举业的,无奈太上皇在朝时降下洪恩,恩荫我在工部员外郎上行走,也就被我藏了起来,你既然要举业,就给你!这是你林姑父治学多年之精华,外面你是买不到的。”
    “是!谢老爷。”
    贾琏接过了书册,心想:“这应该就相当于是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笈了!到底是世家大族,举业就是比普通百姓有优势。”
    贾政又道:“等我闲暇时,我带你去见见梅翰林、杨侍郎他们,他们皆是时文大家,能对你有不少助益。”
    “是!”		
      
    第(3/3)页